2024-04-01 13:15:17 | 利好高考网
有关河南地方专项计划报名流程,可参考下面内容:
地方专项计划是地方高校结合当地实际,安排一定数量的地方高校招生名额,在我省招收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根据特别计划录取的考生可在录取时决定是否签署其户口。在学校学习期间,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申请职业调整。
一、河南省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考生资格审核条件
(一)国家专项计划:考生须具有我省确定的38个县的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通过今年高考报名资格审核的。 利好高考网
(二)高校专项计划:考生须具有我省确定的53个县的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通过今年高考报名资格审核的。
符合条件的考生于5月5日前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gaokao.chsi.com.cn/gxzxbm)填写提交报名申请。
省招办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下载我省考生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考生号、姓名、身份证号、就读中学、学籍所在中学、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姓名及身份证号、本人及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及派出所等信息)。
然后将考生信息转其报名所在地县级招办,县级招办审核后,报省辖市招办复核,市级招办、省直管县招办审核后5月25日前报省招办,省招办上传至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公示。
(三)地方专项计划:考生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考生户口簿上载明户别为农业的;考生具有县(县级市)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的;其他政策规定为农村考生的。
二、申请以上三个专项计划的考生:须提交本人身份证、户口簿、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口簿、县级或以上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学籍证明。
三、考生申请考生本人在网上提出申请,并向高考报名所在地的招办提交所需证明材料,县、市和省招办逐级审核通过并公示后,考生才取得填报“专项计划”志愿的资格。
四、考生申请办法为:除高校专项计划按要求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申请外,其他考生登录“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进入“照顾条件申请”页面,申请“专项计划”的志愿填报资格。
五、考生网上申请的时间为2015年4月21日9:00-26日17:00。同时符合多项条件的,可以多项分别申请。
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进程:
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报名流程图:
提示:
1. 流程图仅供参考,请按照高校要求填写报名信息,以实际报名步骤为准。
2. 填报个人信息流程:根据不同的招生类型需要采集不同的信息,以实际报名采集项为准。
3. 填报志愿至准备考试流程:填写顺序、是否必填、填写要求由招生高校自行设置,以实际流程为准,有疑问可向招生高校确认。
4. 报名时建议使用最新版本的IE10+、Firefox、Chrome浏览器进行报名。
详细流程
1、登录:阳光高考网站:
2、注册:首次登陆需要注册学信网账号,注册必须实名,请留家长的常用电话,注册后登录,并选择“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3、填写基本信息:根据左侧列表提示,逐项完成基本信息填写,可能存疑的内容有:
● 考生类型:城市应届、农村应届、城市往届、农村往届四个选项,根据个人情况填写农村应届或农村往届;
● 学科类型:个别省的考生都是“综合课改”
● 照片电子稿:班主任那有毕业证一寸照电子稿,也可以利用“教育考试网”中的“高考报名信息”中的照片。
● 中学信息:例如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江苏清江中学
● 主管教学领导:汤小青 联系电话:咨询各班班主任
● 户籍信息务必与户口本一致,初审结束后会到当地派出所进行户籍审核。
4、填写成绩信息:需要填写的成绩可能包括各学期期末成绩(部分高校要求有单科排名)、英语及选考科目首考成绩、部分高校需要高三最近三次模拟考成绩。关于成绩填写需要关注如下内容:
● 请如实填写各项成绩,由于伪造成绩造成的后果自负;
● 部分高校要求提交成绩单,可根据学校教务处提供的成绩单模板,如实填写个人成绩,并加盖学校公章;
● 成绩来源:教务处已将历次期末考试成绩及最近联考成绩发给班主任,可以到各班班主任处查询;
● 填写单科排名时,高一两次期末考试总人数填写全年级人数,高二以后语文、数学、英语填写全校总人数、选考科目填写相应选考人数;
● 没有开设考试无成绩的科目需要填“无”;
● 参考人数:(根据首考人数确定,可能稍有出入)
清中总人数:752 物理:123 化学:120 生物:472 政治:417 历史:444 地理:640 技术:199
5、填写综合信息:社会实践活动与获奖记录,此处均需要证明材料(荣誉证书之类)。
6、部分高校要求填写推荐信息,没有推荐权限可不填写。
7、志愿填报:完成上述信息填报后,点击“志愿管理”进入下列界面,选择目标高校进行志愿填报。
● 进入高校志愿填报后悔显示该高校“志愿填报说明”,请仔细阅读;选择专业时,部分高校只能选专业大类,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根据具体招生计划进行填报;在“是否服从调剂”处,有的高校是默认“是”或者“否”的选项的,请注意查看。
● 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一定要点击“确认志愿”才算提交成功,提交成功后,系统会提示“志愿确认成功”。
8、下载申请表:每个志愿对应一张申请表,考生下载申请表后,需要本人签字,中学校长签字、盖章。
9、材料上传:根据各高校要求上传所需的材料扫描件,如拍照上传,照片要端正、清晰;
● 上传后点击“完成上传”按钮才能保存成功。上传成功后,等待高校审核,在高校报名时间内,考生可以重新上传申请表。
● 在报名时期间,志愿填报完成提交后如需要修改,可撤销该志愿,重新填报。
10、录取工作:
● 初审:审核通过,名单公示,结果会反馈到学校;
● 部分高校需要组织校测,根据校测结果适当降分录取,请关注各校招生章程;
● 志愿填报:报志愿投档方式为传统志愿, 即大概率只有第一志愿有效,如有申报多个高校通过初审,请谨慎填报;如“高校专项计划”已被录取,将不再参与后续投档,若未被录取,不影响后续的志愿填报与投档。
id="河南省招生办公室官网报名系统登录网址: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官网报名系统登录网址:高校专项报名流程 高校专项计划 报名流程如下: 1、进入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的“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 2、输入 学信网 账号或扫码登录 (微信、支付宝登录仅支持个人用户使用,已有学信网账号点击微信或支付宝扫码登录;无学信网账号,可先注册学信网账号,然后再使用微信或支付宝登录); 3、进入后选择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4、查看高校专项计划报名后须知并同意; 5、确认个人
高校专项报名流程 高校专项计划 报名流程如下: 1、进入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的“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 2、输入 学信网 账号或扫码登录 (微信、支付宝登录仅支持个人用户使用,已有学信网账号点击微信或支付宝扫码登录;无学信网账号,可先注册学信网账号,然后再使用微信或支付宝登录); 3、进入后选择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4、查看高校专项计划报名后须知并同意; 5、确认个人
高校专项填报志愿步骤 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进程: 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报名流程图: 提示: 1.流程图仅供参考,请按照高校要求填写报名信息,以实际报名步骤为准。 2.填报个人信息流程:根据不同的招生类型需要采集不同的信息,以实际报名采集项为准。 3.填报志愿至准备考试流程:填写顺序、是否必填、填写要求由招生高校自行设置,以实际流程为准,有疑问可向招生高
2021河南地方专项报名条件及要求? 考生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本人具有实施区域(38个县,见附件1)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2.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3.已参加2019年统一高考报名且通过报名资格审核。考生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53个县,见附件1)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
高校专项填报志愿步骤 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进程: 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报名流程图: 提示: 1.流程图仅供参考,请按照高校要求填写报名信息,以实际报名步骤为准。 2.填报个人信息流程:根据不同的招生类型需要采集不同的信息,以实际报名采集项为准。 3.填报志愿至准备考试流程:填写顺序、是否必填、填写要求由招生高校自行设置,以实际流程为准,有疑问可向招生高
高校专项填报志愿步骤 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进程: 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报名流程图: 提示: 1.流程图仅供参考,请按照高校要求填写报名信息,以实际报名步骤为准。 2.填报个人信息流程:根据不同的招生类型需要采集不同的信息,以实际报名采集项为准。 3.填报志愿至准备考试流程:填写顺序、是否必填、填写要求由招生高校自行设置,以实际流程为准,有疑问可向招生高
云南地方专项计划招生条件要求 (一)国家专项计划报考条件 1.考生本人具有我省88个贫困县连续三年以上户籍(于2020年9月1日以前转入),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2.考生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迪庆州考生应具有迪庆州高中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二)地方专项计划报考条件 1.考生本人具有我省实施区域共100个县中的农村区域连续三年以上农村户
高校专项填报志愿步骤 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进程: 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报名流程图: 提示: 1.流程图仅供参考,请按照高校要求填写报名信息,以实际报名步骤为准。 2.填报个人信息流程:根据不同的招生类型需要采集不同的信息,以实际报名采集项为准。 3.填报志愿至准备考试流程:填写顺序、是否必填、填写要求由招生高校自行设置,以实际流程为准,有疑问可向招生高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
2024-03-19 00:42:39
2024-03-17 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