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清华在各省录取人数(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2024-04-05 13:29:41 | 利好高考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工科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11010003隶属于:教育部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清华在各省录取人数(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清华在各省录取人数(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在各省录取人数

北京地区550人,河南地区400人等。根据网易网站查询,2023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全国各省份招生录取人数为:北京地区550人,河南地区400人,浙江地区330人,湖南地区330人,四川地区320人,湖北地区310人,山东地区300人,江苏地区300人,广东地区280人,河北地区270人,辽宁地区250人,陕西地区240人,安徽地区230人,上海地区220人,山西地区160人,重庆地区210人,福建地区190人,江西地区180人,广西地区160人,吉林地区160人,新疆地区140人,天津地区160人,贵州地区140人,海南地区50人,甘肃地区130人,云南地区100人,宁夏地区70人,黑龙江地区160人,内蒙古地区110人,西藏地区25人。青海地区50人。

清华在各省录取人数(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如下:

四川省:清华大学理科680分、文科615分;北京大学理科686分、文科639分;国防科技大学624分;电子科技大学645分入围25人;重庆大学619分。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594分、历史学类612分、哲学589分、数学与应用数学648分、物理学631分、化学621分、工程力学606分、生物科学632分、基础医学635分。

重庆市:清华大学物理类683分;北京大学物理类690分、历史类672分;电子科技大学646分入围15人;重庆大学631613分、历史学类626分、数学与应用数学650分、化学637分、工程力学628分、生物科学629分、基础医学647分。

强基计划招生办法

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

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有关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在招生简章中提前向社会公布。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清华在各省录取人数(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的相关内容。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如下:

清华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理工科类入围、录取分数线(C9联盟高校,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国家第一轮、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最高录取分数线在四川省,678分,全省第419位。最低录取分数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620分,全省第10位。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

为九校联盟(C9)、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截至2022年8月,学校校园面积460.19公顷,建筑面积303.32万平方米,馆藏总量565.87万册;设有21个学院、59个教学系,开设88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0个, 利好高考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有教职工16270人,在校生59270人,其中本科生16320人,硕士生22423,博士生20527,港澳台侨学生1001人。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清华在各省录取人数(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 1、2021年各省省考报名总人数超537万较2020年同比上涨4.6% 首先从近两年数据来看,2021年各省省考招录总人数达到152,358人,报名人数为5,371,491人,较于2020年招录人数相比,招录人数同比下跌6.3%,减少招录人数10,264人;相较之下,报名人数2021年则是增长近24万人!同比上涨4.6%。 2、21年联考人数有望超出2020年2

2024-03-23 02:24:55
清华强基计划录取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强基计划录取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为: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

2024-05-19 04:12:11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清华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清华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如下: 包括四川、北京、重庆三所高校,其中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594分、历史学类612分、哲学589分、数学与应用数学648分、物理学631分、化学621分、工程力学606分、生物科学632分、基础医学635分。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

2024-05-01 10:52:34
清华强基计划入围名单(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强基计划入围名单(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强基计划入围名单2022 清华强基计划入围名单2022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2024-04-21 01:24:17
清华北大强基计划入围人数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
清华北大强基计划入围人数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 1、2021年各省省考报名总人数超537万较2020年同比上涨4.6% 首先从近两年数据来看,2021年各省省考招录总人数达到152,358人,报名人数为5,371,491人,较于2020年招录人数相比,招录人数同比下跌6.3%,减少招录人数10,264人;相较之下,报名人数2021年则是增长近24万人!同比上涨4.6%。 2、21年联考人数有望超出2020年2

2024-04-06 03:40:47
清华2023强基计划录取名单(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2023强基计划录取名单(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2023强基计划录取名单 清华大学2023强基计划录取名单如下: 清华大学录取名单如下:蔡一在,胡鸣镝,甄林睿来自浙江省温州中学;陈俭德,王麒诺来自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陈一,蒋弘杰,陆金浩来自余杭区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 2023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安徽:理科679分;北京:理科662分,文科664分。 拓展知识: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

2024-04-15 11:03:14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清华2023强基计划录取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清华2023强基计划录取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如下: 包括四川、北京、重庆三所高校,其中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594分、历史学类612分、哲学589分、数学与应用数学648分、物理学631分、化学621分、工程力学606分、生物科学632分、基础医学635分。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

2024-05-08 15:28:43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2023清华强基录取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2023清华强基录取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如下: 四川省:清华大学理科680分、文科615分;北京大学理科686分、文科639分;国防科技大学624分;电子科技大学645分入围25人;重庆大学619分。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594分、历史学类612分、哲学589分、数学与应用数学648分、物理学631分、化学621分、工程力学606分、生物科学632分、基础医学635分。 重

2024-03-31 0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