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4 05:56:50 | 利好高考网
中山大学转专业政策
转专业的学生必须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1)在读一年级或二年级的本科非定向生。
(2)政治表现好,思想品德操行合格,遵纪守法,勤学敬业,富有上进心,身体健康。
(3)在校期间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未受过任何处分。
(4)所学课程考试没有不及格,必修、限选课程成绩平均绩点达到2.0或以上。
(5)从未转过专业。
中山大学转专业程序
(1)4月上旬,各院系填写教务处统一印发的“院系接受转专业学生计划表”。同时,各院系应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规定对申请转入学生的考核方式、程序等,并连同计划表上报教务处。
(2)4月中旬,教务处对各院系接受转专业计划名额进行审理汇总,报主管校长审批同意后,向全校学生公布各专业的计划名额及审核程序。
各学院系应安排时间由负责此项工作的老师回答有关学生的咨询,并到教务处领取“中山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申请表”。
(3)5月上旬,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到所在各院系的教务员办公室领取“中山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申请表”,按表格规定填写并送回所在院系教务员,逾期不再受理。
(4)5月20日前,各院系对所有申请转专业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审批结果转送学生申请转入的专业所在院系。
(5)5月底前,各院系遵照公布的“转入规则”对申请转入的学生进行全面审核,并将接受学生名单与审核结果填入教务处统一印发的“转专业学生资格审核汇总表”,报教务处。凡需要对学生进行面试的院系,应事先安排好面试的时间、地点。
(6)6月上旬,教务处对转专业学生资格审核、汇总后,报主管教学校长批准。并向全校公布转专业学生初入选名单。
(7)学期期末考试后一周内,各院系按照第一条要求对学生进行操行、学分绩点审核后,将不符合转专业要求的学生报教务处。由教务处审核后公布转专业学生的正式名单。各院系教务员收到名单后,做好学生学籍材料的转出或接受准备工作。
(8)新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周内,由各学院系对新转入的学生的学籍、学生证、注册等到教务处统一办理。
(9)各院系的转系、转专业工作须按上述程序安排。在规定时间之外,不办理转系、转专业手续。 利好高考网
以上内容参考:
转专业需要注意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绝大多数学校对于想要转专业的同学都有一定的考核,比如进校之后学业优异,不能够出现挂科现象,挂科者不可以转专业。
2、在某一专业领域有特长或极高的兴趣和爱好,在相关专业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授权专利,或在省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或提供特殊专长证明证实转到相应专业更有利于发挥其特长的学生。
3、经医院开具的医院证明,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能在原专业学习的学生。
材料补充:
若不能转专业可以选择以下解决方式:
1、选修双学位:目前绝大多数院校都可以读双学位,但需要注意的是,双学位市场认知度不同,有些行业对辅修的专业认同等同第一学位,但有的则不然,学生要多了解。
2、修第二学位:与双学位不同,修第二学位需在本科四年毕业后再学两年,才能拿到第二学位,而且需要考试。修第二学位是全日制脱产学习,但学生可以申请在其他学校就读。
3、通过考研换专业:根据目前的考研政策,不少专业对报考学生的本科专业限制不强,因此,如果你在本科学习中错过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考研会给你再次选择。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学可以转专业吗?的相关内容。
只要在教育部规定的范围内,大学生是可以转换专业的。如果学生刚入学时选择的专业不是自己想要的,或因分数过低而被调剂到其他专业,都可以在入学之后申请转专业。转专业有成绩要求,因此学生要提前做好准备。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以申请跨系转专业:
1.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并确有专长的,有相关成果,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可以申请转专业。
2.入学后因患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需有学院指定医疗机构检查证明),或确有特殊困难(如在工科或理科学习困难的,需学校相关部门
认定),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仍能在其他专业学习者。
3.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成绩排名在本专业的前30%。
4.学生因休学期满复学后,原专业不存在或未招生的:休学创业或退役后复学的学生,因自身情况需要转专业的;
5.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变化,经学生同意,学校在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
概括起来就是以下五点:
1.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
2.患有某种疾病确有困难的;
3.学习成绩优异专业前30%;
4.休学或复学可根据自身需要转专业;
5.学校调整专业,经学生同意。
二、转专业时间、流程
转专业申请时间只在第一学年末受理,通俗讲就是大一结束。
每年6月份,由各系根据学校办学实际情况,确定接收转专业学生人数计划(原则上不超过本专业一年级学生人数的10%),将接收转专业学生计划报送教务处。教务处对各院系接收转专业的计划进行审核汇。
1.每年六月份各系提交接收转专业的计划人数;
2.学生在开学前提交申请,附带证明材料,系部审核;
3教务处考核;
4.经院长办公室审议通过公示一周后生效。
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转专业
1.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
2.正在休学或保留学籍的;
3.应予退学的;
4.录取为下一批次专业转为上一批次专业的;
5.由外校转学进入我院的;
6.属特殊类别(对口升学、专升本)招生的:
7.在校期间受过纪律处分的;
8.有作弊行为的;
9.经学校认定不适合转专业或无正当理由的(如未缴清学费及其它应缴费用,未及时注册的)。
以上概括为:不得转专业包括特招、休学、保留学籍、退学、录取为下一批次转为上一批次、外校转我校、对口升学、专升本、受处分、作弊、学校认定不适合或者无正当理由。
以上就是转专业的相关内容了,有转专业想法的一定要好好浏览一下,对于不喜欢的专业学四年真的很痛苦,一定要尽快转专业,千万不要想着考研跨考,大部分院校还是看你本科专业的,有的老师根本不收跨专业的学生。
苏州大学转专业的条件是什么 苏州大学学生入学后,一般应在录取专业完成学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转专业: 1.入学后因患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需有学校指定医疗单位的检查证明),或确有特殊困难(需学校认定),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仍能在其他专业学习者; 2.在某专业领域确有专长,如在国家或省级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省级以上(含省级)学术刊物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专业论文、获得科技成果或获得国家
大学里转专业好转吗?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大学里转专业其实也是比较容易的,进入大学之后,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将会将每个专业同年级的学习总成绩进行排名,排名靠前的学生,而且没有挂科现象的学生,将会在大一下学期获得转专业的资格。如果你对学校其他专业感兴趣的话,可以申请转专业的名额。一般情况下,只要最终排名靠前将会有更大的机会获得转专业的资格,不过有的学校要求有的专业,只有一个转专业的资格,这种学校也
科大转专业有什么条件? 陕西科技大学转专业细则如下: 1、普通本科生入学一年后,德、智、体全面发展,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各门课程,学习成绩优良且没有考核作弊情况,允许在一定范围内重新选择专业。其中第一学年必修课(含实践环节)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在大类前2%以内的普通本科在校学生可在全校专业范围内申请转专业(不跨科类)。 第一学年必修课(含实践环节)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在各专业前20%以
大学生转专业规定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大学生进校后,符合条件的可转专业。 🎓符合条件可转专业 在校本科生在完成大学一年级课程,进入二年级之前,理由充足者可以申请转专业。 📚充足理由包括 充足的理由包括:1、在某一学科方面确有特长的学生。2、因为身体健康原因,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3、通过转专业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成材,且参加学校的选拔,
大专转学要什么条件? 大专可以转学。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流程。 首先需要确认好拟转入院校,并征得转入学校的同意。接着需要向目前就读的院校提出转出申请,然后向所在转出方的教育厅提出申请,最后再向转入院校所在地的教育厅提出申请。 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件和材料,例如本科成绩单、学习成果证明、身份证复印件等。 因患病或者有特殊困难、特别需要,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或者不适应本校学习要
英国本科转专业申请条件是什么? 英国本科转专业申请条件如下:学校一般都会要求你学习一些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在这方面,一些名校可能要求更高。因此,建议大家在做出跨专业留学的决定后,要重视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或大量阅读专业相关书籍,做好知识储备,参加一些学术研究项目,积累相关专业的实习或工作经验。还要注意申请学校是否有“非专业背景学生不建议申请”的要求。每个大学和学院的专业要求都不一样,你需要什么样的
大专转校条件? A.大专能转学吗 可以复,学生一般应当在被制录取学校完成学业。因患病或者有特殊困难、特别需要,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或者不适应本校学习要求的,可以申请转学。学生因学校培养条件改变等非本人原因需要转学的,学校应当出具证明,由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转学到同层次学校。 跨省转学的,由转出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商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转学条件确认后办理转学手续。须转户口的由转
大专可以转学吗,怎么转,要什么条件? 大专可以转学吗:大专想换学校需向学校做出申请,并符合相关流程和要求,只要是条件符合,是可以换学校的。 1、材料补充 关于先确认好拟转入院校并且征得转入学校同意;其次再向转出方也就是你目前就读的院校提出申请是出申请;最后向转入院校所在地的教育厅提出申请。 大专、本科等高校类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允许转学、专业:学生确有专长,本人申请,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
2024-03-19 00:42:39
2024-03-17 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