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5 18:35:55 | 利好高考网
1949 年,中国大学引进了前苏联的专业教育模式,我国高校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教育。此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一直进行着调整和改革。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存在以下问题。 脱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是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一个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及其变化很不协调,按经济发展的需要主动调整专业设置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专业设置划分过细,适应市场能力较差。而造成专业设置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
第一,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的不足使得高校即使愿意主动调整优化本科专业设置,也难以发挥自身的优势。
第二,相对于市场机制调节的即时性,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市场调节和人才培养规律之间的矛盾使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产生很大差距。
第三,高校盲目地以就业率高低设置专业,缺乏充分的科学论证,导致专业设置与实际需要脱节。他们对就业率能否准确反映社会需求?高校能否片面根据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学校不断根据市场调整专业,市场是否买账等问题都提出了质疑。 高校专业设置不适应市场需求主要表现在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性,即高校一方面设置了市场需求不足的专业——夕阳专业,另一方面又缺乏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朝阳专业。并从教育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的视角对我国专业设置滞后于市场的原因进行了多元分析。
从教育学的视角看,是对人文教育的误解,从管理学视角,是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的不足,从经济学的视角,是专业调整的巨大成本造成了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指出是路径依赖和高校即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导致高校一直无法调整和减少市场需求日益冷淡的“夕阳”专业。 专业设置雷同可以说是专业的学校布局问题,即在全国或在某个地区内,各专业在不同高校的设立分布抑制了专业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超过了社会发展的“度”的状况。
专业设置雷同主要表现为专业点多,设置相同专业的学校多,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过大。
专业设置的雷同使得部分专业培养人才过剩,且代替性很强,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
同时,还使得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造成教育的无效供给。
造成专业设置雷同的原因主要在于:其一,各高校盲目追求学科专业设置的“大”而“全”,办综合性大学;其二,专业设置审批权下放后,审批不严;其三,高校归属条块分割的遗风;其四,高校盲目适应市场。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刚性”很强。具体表现在:从设置口径看,分专业时所规定的主干学科或主要学科基础及业务范围的覆盖面较窄。
从设置时间看,学生往往是一进校门就定专业,毫无进行专业选择的准备时间。
从设置空间看,学生的专业确定之后,则基本没有游移的空间和更改的可能。
大一新生在大一的下半学期可以申请转专业。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允许转专业:
(1)学生确有专长,本人申请,由所在专业推荐,经转入专业考核证实,转入该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2)学生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 但尚能在其他专业学习者
(3)学校认为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
扩展资料 利好高考网
转专业是学生由原专业转入另一专业学习的简称。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者,本科三年级及其以上或专科二年级及其以上者,自费转入公费者,无正当理由者,均不得转专业。一般须报学校教务部门审批或备案。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转专业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学可以转专业吗?的相关内容。
可以的,上大学转专业也是高考报志愿的一种手段,先进去这个大学,哪怕是你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最后也可以转。不同学校的转专业的条件,时间不同。只要在教育部规定的范围内,大学生是可以转换专业的。如果学生刚入学时选择的专业不是自己想要的,或因分数过低而被调剂到其他专业,都可以在入学之后申请转专业。转专业有成绩要求,因此学生要提前做好准备。
一般大学转专业的要求,首先需要成绩在本专业中前10%,其次是所有必修的课程不能出现挂科的情况,也就是说60分及格,你必须要都考60分以上。一些特殊的专业,如国防生、定向计划招生等是不能够转的,这个是学校的硬性要求。转专业的时候基本上就那些约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跟辅导员进行沟通,了解一些转专业的最新动态,这个是比较主要的。
相关规定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大学生进校后,符合条件的可转专业(系)。
(一)申请转专业(系)的条件:在校本科生在完成大学一年级课程,进入二年级之前,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转专业:1、在某一学科方面确有特长的学生。2、因为身体健康原因,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3、通过转专业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成材,且参加学校的选拔,选拔合格者。
(二)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能申请转专业:1、新生入学未满一年者;2、二年级及以上者;3、各类委培,代培生未经委托单位同意转专业者;4、艺术类、体育类考生,跨文、理科类别转专业者;5、跨高考录取批次转专业者;6、已办理试读手续者;7、曾转专业或转学者;8、专科升入本科者。
(三)转专业申请时间和申办程序: 1、学生转专业每学年集中审批一次,申请时间在每学年第二学期的最后两周。 2、教务处于每学年第二学期末,根据转入专业的办学条件,分文、理科向全校公布转入专业的接受名额。 3、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原则上参加选拔后各专业转出人数一般不得超过所在专业当年招生数的3-5%,转入人数不得超过转入专业当年招生数的3-5%。4、学生本人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填写《转专业申请表》,由学院审核同意后统一报教务处。5、经教务处审核通过并办理相关手续后,申请人(不包括满足转专业条件第1、2条者)于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前参加教务处组织的文、理科选拔考试。考试内容:理科为数学、英语。文科为英语,有的大学再加政治,有的加考计算机。测试成绩按文、理科分别排序,并根据排序的结果由申请人依次挑选自己要求转入的专业。
专科能不能换专业 可以。大学专科是可以转专业的,但是有一定的要求。 一、具体情况 1、在校本科生在完成大学一年级课程,进入二年级之前,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转专;在某一学科方面确有特长的学生; 因为身体健康原因,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通过转专业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成材,且参加学校的选拔,选拔合格者; 3、以下情况之
2009广东省第二批B类本科院校名单,有谁知道? 广东高招咨询会火爆10所一本高校分数线预测 2009年06月29日12:03信息时报 由广州市招生办主办、信息时报协办的高考招生咨询会在琶州会展馆举行。 □专题撰文信息时报记者薛冰 实习生陈锦贤李艳芳通讯员戴秀文(除署名外) 专题摄影信息时报记者巢晓 昨日,由广州市招生办主办、信息时报协办的高考招生咨询会在琶洲会展馆举行,
大专可以转专业吗 专科是可以转专业的。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大学生在就学期间,符合转专业的需要完成一年级的大学课程再申请转专业。而且转专业也是有其他要求的,比如无法在所在专业继续学习或者是有另一专业特长的学生都是可以转专业的。 相对而言,转专业是有一定难度的,建议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谨慎,避免造成学业时间的浪费以及后期转专业的诸多麻烦。 大学转专业需要的条件: 1、学业优
大专可以转专业吗? 据教育部的规定,大学生进校后,符合条件的可转专业(系)。 (一)申请转专业(系)的条件:在校本科生在完成大学一年级课程,进入二年级之前,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转专业: 1、在某一学科方面确有特长的学生。 2、因为身体健康原因,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 3、通过转专业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成材,且参加学校的选拔,选
985转专业难度排行榜 985转专业难度排行榜介绍如下: 第一层级:最容易(5所) 转专业最容易的重点大学有5所,分别是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这些高校大多对学生转专业限制不多,同时很多高校对于转专业次数限制也少。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转专业最为宽松,大学四年转专业均可。而国防科技大学由于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对转专业限制不多。浙江大学四
国内二本师范类大学排名 很多小伙伴都想要读师范大学,其实师范类大学不一定需要上名校,很多二本师范大学实力也很强劲。下面是整理的相关信息,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参考一下吧。  1全国师范类二本大学名单 师范类二本大学排名 学校名称 1 上海师范大学 2 福建师范大学 3 浙江师范大学 4 四川师范大学 5 江西师范大学 6 河北师范大学 7 山东师范大学 8 天津师范大
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大学是可以转专业的,不过不同的大学要求不一样。我们学校在转专业方面就比较自由,在同级别的大学里算比较宽松的了。不过,需要修你想要转的那个专业的课程,同时满足一些分数上的要求,以及其他要求,比方说数学类的通修课要80分之类的,还有就是如果大一的课比较多的话,再修转专业的课程是比较累的。 我感觉你问这个问题一个是考虑到如果当初选的专业自己不喜欢以后想换,这种其实比较难,因
大二可以转专业吗? 大学是可以换专业的,除个别院校和专业,其它只要符合的各项规定转专业都是被允许的。 在校本科生在完成大学一年级课程,进入二年级之前,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转专业: 1、在某一学科方面确有特长的学生。 2、因为身体健康原因,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 3、通过转专业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成材,且参加学校的选
2024-03-24 06:26:07
2023-12-18 23:55:29
2024-03-17 01:38:09
2024-03-22 00:51:15
2024-03-18 15:39:14
2024-03-07 17: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