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4 04:52:19 | 利好高考网
2023年本科录取率介绍如下:
2023年本科录取率45.45%。
从录取数据来看,2023年全国共有1540所高校在内蒙古自治区共录取考生194150人,整体录取率91.70%。其中本科录取96246人,本科录取率45.45%;专科录取97904人,专科录取率46.25%。
2023年各省高考人数及录取率如下:
山东
2023年山东省全年高考报名人数98万人,其中春季高考26万人,夏季高考72万人。参加夏季高考统一考试考生67万人,较2022年增加7万人。
从录取数据来看,2023年共录取79.07万人,整体录取率80.68%。其中,本科录取人数32万人,本科录取率32.65%,略低于2022年35.99%的本科录取率。
重庆
2023年,重庆全市高考报名人数33.7万人,除去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保送生等已录取考生和体育单招、残疾单招等不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外,应参加高考的考生19.4万人。
从科类结构来看:文史类考生91256人,占普通类41.4%,其中普通文科考生70820人,文科艺术类考生16667人,文科体育类考生3769人;理工类考生129398人,占58.6%,其中普通理科考生125007人,理科艺术类考生3355人,理科体育类考生1036人。
从录取数据来看,2023年在重庆招生的全国院校共1731所,共录取考生31.7万人,比2022年增加2万人,整体录取率94.07%。其中本科录取12.6万人,本科录取率37.39%;专科录取19.1万人。
云南
2023年云南全省高考报名人数为39.93万人。普通高中生35.57万人,其中文史类16.36万人,理工类19.21万人;“三校生”4.36万人;艺术类考生3.25万人,体育类考生1.88万人。 利好高考网
从录取数据来看,2023年云南全省录取35.1万人,整体录取率87.90%。其中本科录取15.49万人,本科录取率38.79%;专科录取19.61万人,专科录取率49.11%。
天津
2023年天津全市高考报名人数6.9万人,录取5.7万人,整体录取率82.61%。其中本科录取人数4.4万人,本科录取率63.77%;专科录取1.3万人,专科录取率18.84%。
内蒙古
2023年内蒙古全区高考报名人数21.17万人,其中夏季高考人数16.36万人。
从录取数据来看,2023年全国共有1540所高校在内蒙古自治区共录取考生194150人,整体录取率91.70%。其中本科录取96246人,本科录取率45.45%;专科录取97904人,专科录取率46.25%。
湖南
2023年湖南全省高考报名人数共有68.4万人,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较2022年增加2.9万人。其中,普通高考报名人数50.97万人,较2022年增加1.27万人。除去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等提前录取和2+4转段考试等不参加统考的考生外,2023年实际参加全省统一高考的人数约为47.77万人,较2022年增加1.25万人。
从录取数据来看,2023年全国共有1901所普通高校在湖南省录取55.77万人,整体录取率81.54%。其中本科录取24.29万人,本科录取率35.51%;专科录取31.48万人(含高职单招提前录取14.97万人),专科录取率46.02%。
甘肃
2023年甘肃高考报名人数共247848人,较2022年增加4600人。
从录取数据来看,2023年全国共有1944所普通高校在甘肃录取22.67万人,整体录取率91.47%,其中本科共录取11.85万人,本科录取率47.81%;高职专科录取10.82万人,专科录取率43.66%。
我们经常可以在新闻上看到某些高中生因为压力过大出现跳楼等自杀情况。对于这种新闻,我们在感到惋惜的同时又非常疑惑,现在的大学相较于以前录取比例已经很高了,高中生本应该会轻松一点,可是为什么反而看起来压力更大,甚至出现接二连三的不幸新闻。那么接下来随着小编来了解一下高中生在如今这么个情况下,压力还这么大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个原因就是社会就业压力大,虽然现在的大学录取比率已经很高了,但是对于那些名校来说,竞争力还是非常大的,而且名校的学历可以说是在以后社会找工作的一张最好名片。高中生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就无法进入名校,获得一个高 学历文凭 ,那么在将来,在社会中找工作时,就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在当前这个时代,社会竞争非常大,只有学历高和非常优秀的人才能遥遥领先。尤其是面对每天铺天盖地的焦虑性新闻,高中生只会变得愈加焦虑,所以他们为了日后的工作也会逼迫自己努力学习,久而久之自身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第2个原因就是父母的期望过高,几乎每对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孩子在学校能够取得一个优秀的成绩。而高中生不仅要面对学校的学习压力,还要面对父母的压力。很多父母都会严格要求自己孩子的学习,甚至预期非常高,这已经在无形之中给孩子增添了一层很重的负担。学生怕达不到父母的预期,让父母失望,又或者害怕父母的责骂,所以才会不断的逼迫自己学习,尤其是在没有拿到好成绩时,心理压力则会更大。
总之,高中生压力大的原因其实是很明显,的除了自身有烦恼之外,更多的是来自外界的压力。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录取率多少?的相关内容。
百分之70的录取率算是比较高的 ,但具体是否容易被录取上还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例如该大学的招生标准、申请人数、学校的竞争情况等等。如果你符合该大学的录取标准,并且你的申请材料足够优秀,那么你有较大的可能性被录取。但是,每个大学的录取标准都不同,有些学校更注重学术成绩,而有些学校则更注重综合素质,因此需要具体分析。一些热门专业或者热门学校的录取难度可能会更高,竞争也会更激烈,所以也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选择专业录取分数线和位次只低于你成绩几分的学校,被录取的概率在80%,说明只有10%到20%的机率会被退档,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志愿概率在70%左右,因为录取学校要看排名,不止是成绩,所以会降低一些概率。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现在大学录取比率这么高,高中生的压力还这么大的原因是什么?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清华大学强基转段政策 清华大学强基转段政策如下: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是清华大学在高级人才培养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该计迅仔宏划旨在发现和培养具有潜质的国内外优秀人才,并提供全面的、受益深远的学术培训,以期打造全球领先的杰出人才。该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强基班:在清华大学开设的具有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和领导才能的优秀本科生教育项目,旨在培养未来的领袖型人才。 2.强基硕士
中国哪些大学更好找工作?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呢? 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大学更好找工作,因为这些大学都是重点大学,在国内比较出名,名校毕业的学生所获得的资源更多,知识面更广。然后涉及的就业领域也很被人们看好,比如教师、外语、财经方面。 清华大学 清华毕业备受众
2010年江苏高考录取率逼高教改革再发力 江苏省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近日顺利结束,我省高考录取率首次定格在“80%以上”,不仅超出78%这一原先预计数据,也创出了历史新高。 有关教育专家认为,高录取率既有可喜的一面,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如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高录取率时代”高校和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现状:2010年多省高考录取率创新高 据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
为什么江苏高考的录取率这么高 相比于全国卷,江苏卷的难度在全国都是知名的,不过2020年是使用江苏卷的最后一年,明年的高考江苏考生将会统一使用全国卷,不知道到时候江苏考生的表现如何?仔细对照江苏高考的数据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虽然江苏高考的难度很大,但是江苏的录取率还是蛮高的,2020年江苏高考人数34.89万人,2019年江苏的本科录取数据达到了59.82%,那为什么江苏高考的录取率
教育部明确高考分数不得提供给中学,这么规定的原因是什么? 近日,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外公布教育部明确,除教育部规定的特定事项外,只能将考生的高考成绩信息提供给考生本人及有关投档高校不得向考生所在中学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要协调相关部门和新闻媒体,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的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要加大统筹协调,严禁各地政府,学校,培训机构以高考成绩为
发现安徽人大多都比较能吃苦,这是因为什么? 这让你说对了,安徽人到哪儿都是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并且创新能力很强。 安徽因为延续了徽商的精神,因为徽商和其他商帮不同点就是十分重视教育,这也是安徽数十年发现的一个见证。 当年徽商发展成中国第一商帮有人就进行总结徽商有以下精神: 百折不挠,积极进取; 度势趋时,领先他人; 以众帮众,团结致胜; 富不得意,永念勤俭; 以义
如何看待高考录取中大小年现象形成原因是什么 高考“大小年”现象,即当年报考人数多,导致录取分数线上调,录取比例下降,第二年因不敢报高分院校而拥向低分院校,使得上一年高分院校就会出现报考人数减少、分数线下降的现象。 高考录取大小年现象怎么形成的 高校招生中,存在一种所谓“大小年”的现象,通俗地理解就是某所或某些学校的高考报考人数不稳定,出现了录取分数线水平起伏较大的现象。某一年某省填报
江西省高考排名五万多名能上哪所大学 山东交通学院、西安财经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NantongUniversity),简称“通大”,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江苏省十五所重点建设大学成员,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学校始建于1912年,源自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张謇先生创办的私立南
2024-10-12 20:28:42
2024-03-24 06:26:07
2023-12-18 23:55:29
2024-03-17 01:38:09
2024-03-22 00:51:15
2024-03-18 15: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