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怎么样

2024-07-04 23:16:53 | 利好高考网

今天利好高考网小编整理了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怎么样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怎么样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怎么样

高考填报志愿时,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怎么样、培养目标、就业方向、主要课程有哪些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为了方便大家查询,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1、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纺织工艺设计、纺织质量控制等基本知识,具备纺织面料设计、制定纺织工艺参数、纺织生产技术和管理、纺织原料与产品检测等能力,从事纺织工艺设计、纺织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纺织生产企业,在设计、质量控制、管理等岗位群,从事纺织生产运转管理、纺织原料与产品检测、纺织设备维护与管理、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纺织产品质量控制、纺织工艺制定、纺织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纺织生产管理、纺织品贸易等工作。

3、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熟练检测纺织原料和产品的性能,并评定其品质的能力;

3.具备纺纱设备与机织设备的保养、小修和大修,以及纺纱与织造工艺参数制定的能力;

4.具备熟练分析织物的规格和组织,并熟练进行小样试织的能力;

5.具备熟练地根据纱线或织物的品种和要求选配原料的能力;

6.具备熟练进行纺纱与织造上机工艺的设计、实施与检查的能力;

7.具备对纺纱、织造生产过程中的半制品质量进行分析控制的能力;

8.具备对工艺文件进行归档与管理的能力;

9.具备纺织生产调度与纺织企业生产管理的能力。

4、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1.专业课程

纺织材料与检测、纺纱工艺设计与实施、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织物分析与小样试织、纺织机电技术应用、纺织质量检测与控制、纺织生产管理、纺织品跟单实务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纺纱工艺、织物小样设计、纺纱工艺、纺织品跟单等实训。

在纺织生产企业进行实习。

5、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纺织纤维检验工、纺纱工程师、针纺织品检验工、纺织面料设计师、家用纺织品设计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怎么样利好高考网

2009浙江高考文理科第一批第一次征求志愿计划 有谁知道去哪能找到?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科类代码 科类名称 计划数 备注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01 法学 1 文史 该校有5名预留高分征求志愿计划,用于本次征求志愿时招收总分1不低于646分的考生,含左列所有专业,具体录取规则见该校招生章程。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02 法学(走读) 1 文史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03 知识产权 1 文史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04 国际经济与贸易 1 文史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05 国际经济与贸易(走读) 1 文史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06 工商管理类 1 文史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07 对外汉语 1 文史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08 广播电视新闻学 1 文史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09 广告学 1 文史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10 汉语言文学 1 文史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11 日语 1 文史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12 日语(走读) 1 文史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13 英语 1 文史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14 英语(走读) 1 文史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15 公共管理类 1 文史
0004 浙江师范大学 10 人文教育(师范) 1 文史 5
00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1 英语 1 文史 8
0007 浙江工商大学 14 法学 1 文史 2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1 文史 该校有10名预留高分征求志愿计划,用于本次征求志愿时招收总分1不低于646分的考生,含左列所有专业,具体录取规则见该校招生章程。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02 会计学 1 文史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03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1 文史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04 电子商务 1 文史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05 英语 1 文史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06 法学 1 文史
0009 温州医学院 02 应用心理学 1 文史 1
0020 杭州师范大学 04 历史学(师范) 1 文史 6
0024 温州大学 08 汉语言文学(师范) 1 文史 13
1117 北京化工大学 32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 1 文史 4
1117 北京化工大学 35 英语 1 文史 1
1132 北京体育大学 09 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 1 文史 2
1342 石家庄铁道学院 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1 文史 2
1415 太原理工大学 03 英语 1 文史 3
1415 太原理工大学 06 市场营销 1 文史 2
1502 内蒙古大学 01 哲学 1 文史 2
1502 内蒙古大学 06 编辑出版学(数字编辑方向) 1 文史 2
1502 内蒙古大学 07 法学 1 文史 2
1502 内蒙古大学 10 劳动与社会保障 1 文史 1
1502 内蒙古大学 16 日语 1 文史 2
2127 辽宁大学 01 汉语言文学 1 文史 2
2210 长春理工大学 05 汉语言文学 1 文史 1
2210 长春理工大学 06 广告学 1 文史 2
2210 长春理工大学 07 对外汉语 1 文史 1
2210 长春理工大学 09 社会工作 1 文史 1
2242 延边大学 22 汉语言文学 1 文史 2
2242 延边大学 25 政治学类(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1 文史 2
2303 东北林业大学 05 市场营销 1 文史 1
2303 东北林业大学 06 公共事业管理 1 文史 1
2303 东北林业大学 08 英语 1 文史 1
2303 东北林业大学 09 日语 1 文史 2
2303 东北林业大学 12 政治学与行政学 1 文史 2
2303 东北林业大学 13 社会工作 1 文史 2
2304 东北农业大学 03 英语 1 文史 1
2304 东北农业大学 08 工商管理 1 文史 1
3523 华侨大学 05 物流管理 1 文史 1
3523 华侨大学 08 旅游管理 1 文史 1
3523 华侨大学 09 法学(法学、国际法2个方向) 1 文史 1
3523 华侨大学 10 汉语言文学 1 文史 2
3523 华侨大学 11 新闻传播学类(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2个专业) 1 文史 3
3523 华侨大学 16 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3个专业) 1 文史 1
3523 华侨大学 80 预科班 1 文史 1
4342 湖南师范大学 38 土地资源管理 1 文史 5 新增部分计划用于本次征求
4365 中南大学 03 中国语言文学类 1 文史 1
4504 广西大学 64 对外汉语 1 文史 2
4504 广西大学 65 新闻学 1 文史 2
4504 广西大学 83 公共事业管理 1 文史 3
4602 海南大学 09 汉语言文学 1 文史 1
4602 海南大学 15 戏剧影视文学(编导方向) 1 文史 2
4602 海南大学 45 行政管理 1 文史 1
4602 海南大学 49 农林经济管理 1 文史 1
61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03 劳动与社会保障 1 文史 1
612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1 文史 1
612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01 法学 1 文史 2
612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02 汉语言文学 1 文史 2
612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04 英语 1 文史 2
6301 青海大学 03 旅游管理 1 文史 2
6405 宁夏大学 06 新闻学 1 文史 1
6405 宁夏大学 16 市场营销 1 文史 2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01 法学 5 理工 该校有25名预留高分征求志愿计划,用于本次征求志愿时招收总分1不低于655分的考生,含左列所有专业,具体录取规则见该校招生章程。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02 法学(走读)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03 知识产权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04 材料科学与工程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05 海洋技术(海洋资源工程与环境保护)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06 化学工程与工艺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07 应用化学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08 测控技术与仪器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09 车辆工程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10 工业工程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11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12 机械工程自动化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13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走读)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14 物流工程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15 城市规划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16 给水排水工程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17 建筑学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18 建筑学(走读)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19 土木工程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20 工程管理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21 工商管理类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22 工商管理类(走读)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23 国际经济与贸易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24 国际经济与贸易(走读)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25 金融学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26 金融学(走读)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27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28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29 数学与应用数学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30 信息与计算科学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31 应用物理学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32 广播电视新闻学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33 广告学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34 软件工程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35 软件工程(走读)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36 数字媒体技术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37 网络工程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38 环境工程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39 环境工程(走读)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40 环境科学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41 生物工程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42 生物工程(走读)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43 生物技术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44 食品科学与工程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45 日语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46 英语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47 英语(走读)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4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49 电子科学与技术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51 电子信息工程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52 电子信息工程(走读)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5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5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走读)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55 通信工程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56 通信工程(走读)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57 自动化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58 药物制剂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59 药学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60 中药学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61 制药工程化学制药)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62 制药工程(生物制药)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63 工业设计 5 理工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64 公共管理类 5 理工
0004 浙江师范大学 15 电子信息科学类 5 理工 23
0004 浙江师范大学 29 数字媒体技术 5 理工 5
0004 浙江师范大学 31 文化产业管理 5 理工 5
0005 宁波大学 10 物理学类(自然科学类) 5 理工 35
0005 宁波大学 16 电子信息科学类(工程技术类) 5 理工 22
00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5 理工 该校有20名预留高分征求志愿计划,用于本次征求志愿时招收总分1不低于645分的考生,含左列所有专业,具体录取规则见该校招生章程。总分1在644分及以下的考生只能填报标明具体计划数的专业。
00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04 车辆工程 5 理工
00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3 自动化 5 理工
00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8 会计学 5 理工
00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 国际经济与贸易 5 理工
00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3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 理工
00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32 工商管理 5 理工
00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35 电子信息工程 5 理工
00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38 软件工程 5 理工
00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4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 理工
00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42 网络工程 5 理工
00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46 通信工程 5 理工
00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48 信息对抗技术 5 理工 23
00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50 信息与计算科学 5 理工 15
00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51 数学与应用数学 5 理工
00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53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5 理工
00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57 英语 5 理工
0007 浙江工商大学 51 食品质量与安全 5 理工 8
0007 浙江工商大学 54 电子信息工程 5 理工 27
0007 浙江工商大学 6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 理工 9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5 理工 该校有20名预留高分征求志愿计划,用于本次征求志愿时招收总分1不低于645分的考生,含左列所有专业,具体录取规则见该校招生章程。总分1在644分及以下的考生只能填报标明具体计划数的专业。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02 会计学 5 理工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03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5 理工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04 电子商务 5 理工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05 英语 5 理工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06 法学 5 理工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07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 理工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08 材料科学与工程 5 理工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09 纺织工程 5 理工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10 服装设计与工程 5 理工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1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5 理工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12 自动化 5 理工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1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 理工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14 电子信息工程 5 理工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15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5 理工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16 通信工程 5 理工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17 建筑学 5 理工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18 土木工程 5 理工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19 信息与计算科学 5 理工 21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20 数学与应用数学 5 理工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21 应用化学 5 理工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22 应用物理学 5 理工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23 应用心理学 5 理工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24 生物技术 5 理工 3
0009 温州医学院 05 医学检验 5 理工 35
0011 浙江林学院 36 园林 5 理工 1
0015 浙江科技学院 42 生物工程类(中德国际班) 5 理工 8
0015 浙江科技学院 44 应用物理学(中德国际班) 5 理工 4
0020 杭州师范大学 2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5 理工 7
0024 温州大学 30 数学与应用数学 5 理工 8
0024 温州大学 39 生物技术 5 理工 17
0182 宁波诺丁汉大学 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2模式) 5 理工 10
0182 宁波诺丁汉大学 08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2模式) 5 理工 2
0182 宁波诺丁汉大学 11 化学工程与工艺(2+2模式) 5 理工 5
0182 宁波诺丁汉大学 12 土建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2模式) 5 理工 16
1132 北京体育大学 13 运动人体科学 5 理工 2
1132 北京体育大学 14 应用心理学(运动心理) 5 理工 1
1132 北京体育大学 15 运动康复与健康 5 理工 2
1239 天津医科大学 15 护理学(社区护理方向) 5 理工 2
1311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16 电子信息工程 5 理工 1
1349 燕山大学 04 日语 5 理工 1
1415 太原理工大学 11 材料物理 5 理工 1
1415 太原理工大学 17 冶金工程 5 理工 1
1415 太原理工大学 19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5 理工 1
2122 东北财经大学 80 劳动与社会保障 5 理工 1
2155 沈阳农业大学 01 园艺 5 理工 5
2155 沈阳农业大学 05 土木工程 5 理工 2
2155 沈阳农业大学 37 农业资源与环境 5 理工 2
2155 沈阳农业大学 38 环境工程 5 理工 2
2155 沈阳农业大学 45 农学 5 理工 4
2210 长春理工大学 26 化学工程与工艺 5 理工 1
2210 长春理工大学 27 环境工程 5 理工 2
2210 长春理工大学 28 应用化学 5 理工 1
2210 长春理工大学 29 生物技术 5 理工 2
2210 长春理工大学 30 生物工程 5 理工 1
2210 长春理工大学 61 劳动与社会保障 5 理工 2
2218 东北师范大学 20 软件工程(招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5 理工 3
2242 延边大学 03 工业设计(珠宝首饰设计与制作) 5 理工 2
2242 延边大学 42 教育技术学(师范) 5 理工 2
2242 延边大学 43 心理学(师范) 5 理工 1
2302 大庆石油学院 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5 理工 1
2302 大庆石油学院 05 地球化学 5 理工 1
2302 大庆石油学院 17 测控技术与仪器 5 理工 1
2302 大庆石油学院 23 电子科学与技术 5 理工 1
2302 大庆石油学院 25 建筑学 5 理工 1
2303 东北林业大学 26 轻化工程 5 理工 1
2303 东北林业大学 45 市场营销 5 理工 1
2303 东北林业大学 46 公共事业管理 5 理工 1
2303 东北林业大学 49 森林工程(智能装备工程) 5 理工 2
2303 东北林业大学 52 包装工程 5 理工 1
2303 东北林业大学 59 信息与计算科学 5 理工 1
2303 东北林业大学 6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 理工 1
3164 上海中医药大学 12 药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5 理工 2
316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专业) 06 护理学 5 理工 3
3429 安徽医科大学 03 临床医学(精神卫生方向) 5 理工 1
3429 安徽医科大学 18 药学(临床药理方向) 5 理工 2
3523 华侨大学 80 预科班 5 理工 1
4055 武汉大学 01 护理学 5 理工 10 原计划已录毕,新增计划用于征求志愿。学校要求:身体条件等录取要求详见招生章程,征求志愿录取的本专业学生进校后不得申请转入其它专业学习。
4236 郑州大学 17 材料化学 5 理工 1
4365 中南大学 14 安全工程 5 理工 1
4423 广州中医药大学 11 中药学(营销与物流方向) 5 理工 1
4425 华南农业大学 86 水产养殖学 5 理工 1
4425 华南农业大学 87 蚕学(蚕业资源与生物技术) 5 理工 1
4433 汕头大学 06 应用物理学(光电子技术与通信、信息功能材料) 5 理工 1
4433 汕头大学 29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 5 理工 2
4602 海南大学 18 海洋科学 5 理工 1
4602 海南大学 26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5 理工 1
4602 海南大学 56 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方向) 5 理工 2
4602 海南大学 62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5 理工 1
5031 重庆医科大学 06 医学检验 5 理工 1
5031 重庆医科大学 08 预防医学 5 理工 1
5143 西南交通大学 02 测绘工程 5 理工 1
5143 西南交通大学 04 地理信息系统 5 理工 1
5143 西南交通大学 68 工程结构分析 5 理工 1
5143 西南交通大学 69 生物信息学 5 理工 1
5143 西南交通大学 71 中药学 5 理工 1
5143 西南交通大学 72 制药工程(中药制药) 5 理工 2
6301 青海大学 15 草业科学(草坪与花卉方向) 5 理工 2
6301 青海大学 19 园艺(观赏园艺方向) 5 理工 2
6301 青海大学 20 化学工程与工艺 5 理工 1
6301 青海大学 25 会计学 5 理工 1
6301 青海大学 30 工商管理 5 理工 2
6301 青海大学 42 给水排水工程 5 理工 3
6405 宁夏大学 14 电子信息工程 5 理工 2
6405 宁夏大学 29 建筑学 5 理工 2
6501 石河子大学 2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5 理工 1
6501 石河子大学 30 轻工纺织食品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5 理工 2
6501 石河子大学 42 应用心理学 5 理工 2
6501 石河子大学 48 化学工程与工艺 5 理工 2
6504 新疆大学 25 信息与计算科学 5 理工 2
6504 新疆大学 85 软件工程 5 理工 2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怎么样

武汉纺织大学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武汉纺织大学普通本专科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深入贯彻实施高校招生工作“阳光工程”,规范招生行为,维护考生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武汉纺织大学章程》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招生章程。

第二条 学校中文名称为武汉纺织大学,中文简称“纺大”,国标代码为10495,设有阳光校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南湖校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1号)、东湖校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梨园渔光村1号)三个校区。

第三条 学校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由中央和湖北省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学生学业期满,成绩合格,由学校颁发国家承认的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位证书。

第四条 学校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五条 学校设立本专科招生委员会和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招生政策,讨论决定招生工作重大事宜。成员由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校友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组长由校长担任。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招生办公室,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六条 学校招生工作接受学校纪检部门、各省级招办、考生、家长、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三章 计划与录取

第七条 凡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的普通高考考生均可报考我校。

第八条 学校根据本校人才培养、办学条件等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各省(市、区)生源数量、生源质量、区域协调发展及支持政策、历年计划安排等因素,确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报主管部门审批后由各省级招办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 学校根据教育部要求,在规定的比例内设置预留计划,用于调剂各省(市、区)生源情况,严格按照教育部和各省(市、区)的相关规定及程序使用预留计划。使用原则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在高考文化考试成绩达到当地省(市、区)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学校按照各科类招生计划数,在各省规定的调档比例范围内调阅考生档案,择优录取。

第十一条 在实行非平行志愿的省份,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如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可录取非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在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按当地省(市、区)招办的政策执行。

第十二条 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可按省(市、区)招生委员会的规定加分提档,安排专业时认可加分。

第十三条 确定考生录取专业时以投档成绩为准,以“分数优先”的原则按投档成绩(部分专业考察单科成绩等条件)由高到低择优录取。若考生投档成绩相同,优先录取专业相关科目成绩高者,专业相关科目理工类为数学、文史类为语文(江苏省普通类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原则为“先分数后等级”,内蒙古自治区考生的专业安排使用“专业志愿清”的方式)。考生所填报专业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在该省(市、区)所投放的专业范围内进行调剂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

第十四条 我校所有艺术类专业文理兼收,文理综合同时排队(各省招办有明确要求的除外),艺术类专业具体录取办法如下:

(一)美术与设计学类(含动画)专业:学校认可各省(区、市)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统(联)考成绩,根据考生投档成绩和专业志愿,以“分数优先”原则按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投档成绩按各省统一规定折算标准执行;若各省没有统一折算标准,则按综合成绩(综合成绩=省专业统(联)考成绩*60%+高考文化成绩*40%)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成绩相同,以专业成绩排名]。

(二)表演服装表演)专业:最低身高要求:男生1.86米,女生1.70米。认可湖北省戏剧与影视学类(服装表演专业)统考成绩,湖北省外考生需参加校考并取得合格证。投档到我校的考生,我校按专业成绩(湖北省专业成绩为统考成绩,外省专业成绩为校考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如专业课成绩相等,则文化课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第十五条 学校对部分专业设定英语单科合格线,英语单科成绩按总分150分计,具体按各省(市、自治区)高考实际英语单科总分等比例换算。

有关专业英语单科合格线为: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60分;会计学(ACCA):120分;金融学(CFA):120分。以上专业请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第十六条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录取填报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志愿的考生,专业服从调剂者视为此类专业间也服从调剂。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的考生入学后不得转换到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外方合作高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外方合作高校为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外方合作高校为日本文化学园大学;纺织工程外方合作高校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第十七条 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除招生计划中特殊注明的专业外,学校不限考生应试外语语种,但由于学校条件所限,新生进校后,学校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

第十九条 学校招生专业(表演专业除外)均无男女比例限制,且对往届生和应届生同等对待。

第二十条 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招生录取规则按当地招生政策执行。

第四章 新生入学

第二十一条 新生应在入学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内报到,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向学校请假。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十二条 根据国家规定,新生入学须交纳学费、住宿费和其他相关费用,收费标准按照湖北省物价局当年批复的收费标准执行。

第二十三条 学校设有多种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助学金、勤工助学为辅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

第二十四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三个月内进行体检、新生资格复查等工作。不合格者,学校将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其入学资格,退回原籍。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学校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编:430200

联系电话:027—59367521

学校网址:

本科招生网址:

第二十六条 我校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招生录取工作,不收取国家规定外的任何费用。以我校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中介机构或个人,我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第二十七条 本章程未尽事宜按照各省(市、区)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由学校本科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或其授权单位负责解释。

以上就是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怎么样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怎么样”相关推荐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专业代码是多少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专业代码是多少

一、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专业代码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专业代码是480401。二、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上几年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修业年限是三年。三、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简介现代纺织技术主要研究纺织材料、纺织工艺、针织物设计、纺织品检测与分析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纺织技术领域进行现代纺织业工艺设计、产品开发、技术管理等。例如:针织生产管理、质量控制、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针织品贸易等。 关键词:纺织材料工艺

2024-01-29 06:12:01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很好, 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大学生KAB创业教育示范基地、中国纺织服装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纺织服装产学研示范基地。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7月的常州纺织工业专科学校,其后历经停办复办、多次更名,于2001年6月升格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

2023-11-18 16:27:30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国内大专排名前十位的院校 2022年最新发布的中国高职专科院校排名中,排名前十的最好大专院校分别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淄博职业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排名  院校名称  星级  地区  类型 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5★+  广东

2024-06-14 11:19:29
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专业代码是多少
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专业代码是多少

一、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专业代码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专业代码是480407。二、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上几年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修业年限是三年。三、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简介家用纺织品设计主要研究家纺艺术设计、室内纺织品配套设计、家纺设计与市场开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家用纺织品设计领域进行家纺印花及织花纹样设计、面料艺术设计、配饰产品设计等。例如:家用纺织品艺术设计、产品开发、面料

2024-01-29 20:49:01
纺织机电技术专业专业代码是多少
纺织机电技术专业专业代码是多少

一、纺织机电技术专业专业代码纺织机电技术专业专业代码是480410。二、纺织机电技术专业上几年纺织机电技术专业修业年限是三年。三、纺织机电技术专业简介纺织机电技术主要研究可编程控制技术、纺织设备电气控制、组态软件和触摸屏技术、变频器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纺织机电技术领域进行现代纺织机械电气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改造及纺织厂设计等。例如:纺织设备的操作、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等。 关键

2024-01-29 06:34:06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怎么样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简介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怎么样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简介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5条口碑)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好不好?口碑呢?值得一读吗?高考志愿填报时,这些都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校友评价,学校排名,学校简介等。由新高考网编撰,能客观反映学校真实情况。请参考他们!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好吗口碑1:学校不错。校招多,面试机会多。市区有万达地铁,空私人厕所,和空教室。从现在开始,将开始军事化管理。不

2023-07-30 17:52:58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怎么样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简介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怎么样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简介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是一所很好的专业院校,无论在师资力量、教育设施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都表现的不错,具体为: 1、师资力量方面。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9600余人,教职工6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450余人; 高级职称 教师190余人;江苏省各类人才项目近125人;江苏省市产业教授38人。国内、省内高级访问学者、高级访问工程师47人。省级优秀专业教学团队2

2023-08-05 06:32:51
现代非织造技术专业专业代码是多少
现代非织造技术专业专业代码是多少

一、现代非织造技术专业专业代码现代非织造技术专业专业代码是480409。二、现代非织造技术专业上几年现代非织造技术专业修业年限是三年。三、现代非织造技术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面向地方非织造布产业创新、升级发展领域,能够从事非织造布装备维护、生产管理、质量检测、外贸单证等工作,适应现代非织造产业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非织造设备与工艺》、《非织造布后整理技术》、《高分子材料与纺丝技术》

2024-01-29 2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