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江西高考630分能上什么大学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江西高考630分能上什么大学
2019年江西高考文科630分能上什么大学(200所)
2019年江西高考成绩公布后,很多高考考生都会根据自己分数预选一些大学。那么江西高考文科成绩630分左右如何选择大学呢?该上什么样的大学呢?本文高考升学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江西高考文科630分如何选大学的相关知识。首先,你根据自己的分数及排名去查这个排名在往年中可以选择哪些大学,事实上,这也是你填报大学非常重要的考量依据。至于这方面的数据,高考升学网已经给大家梳理好了,大家可以通过高考升学网的查询系统查询到今年你的高考名次、已经全国每个大学的历年投档线。再根据今年《招生目录》中该大学的招生人数,与往年招生人数和投档人数之差相结合,基本判定今年该大学的竞争力度,以及自己被录取的可能性。那么2019年江西高考文科630分左右推荐上的大学名单有哪些呢?江西文科630分可以考什么大学?
一、2019年江西高考文科63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推荐表
高校名称 所在地 录取批次 录取最低分
中山大学 广东 本一 634
南开大学 天津 本一 633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本一 633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 本一 63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本一 632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江苏 本一 631
同济大学 上海 本一 631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本一 63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本一 630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本一 630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 本一 630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本一 629
四川大学 四川 本一 628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本一 627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北京 本一 627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本一 626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本一 626
中南大学 湖南 本一 625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本一 625
重庆大学 重庆 本一 624
湖南大学 湖南 本一 62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 本一 624
吉林大学 吉林 本一 623
山东大学 山东 本一 623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 本一 623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本一 622
暨南大学 广东 本一 622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本一 622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 本一 622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本一 621
苏州大学 江苏 本一 621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 本一 621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本一 620
上海大学 上海 本一 620
深圳大学 广东 本一 620
南京审计大学 江苏 本一 620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本一 619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 本一 619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 山东 本一 618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本一 618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本一 618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本一 618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上海 本一 618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本一 617
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 本一 61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 本一 617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上海 本一 617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本一 616
西南大学 重庆 本一 6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本一 616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 本一 616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 本一 61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本一 616
东北大学 辽宁 本一 615
兰州大学 甘肃 本一 615
河海大学 江苏 本一 615
福州大学 福建 本一 615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 本一 615
江南大学 江苏 本一 614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本一 614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本一 614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本一 613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北京 本一 613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本一 61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 本一 612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本一 612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本一 61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本一 612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 本一 612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本一 612
南京财经大学 江苏 本一 612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本一 611
西北大学 陕西 本一 61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本一 61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 本一 611
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 本一 610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本一 610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 本一 610
汕头大学 广东 本一 610
集美大学 福建 本一 610
郑州大学 河南 本一 609
安徽大学 安徽 本一 609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 本一 609
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 本一 609
云南大学 云南 本一 608
辽宁大学 辽宁 本一 608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 本一 608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 本一 608
浙江财经大学 浙江 本一 608
四川外国语大学 重庆 本一 608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江苏 本一 607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 本一 607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本一 607
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 本一 607
长安大学 陕西 本一 605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本一 605
扬州大学 江苏 本一 605
上海政法学院 上海 本一 605
宁波诺丁汉大学 浙江 本一 604
江苏大学 江苏 本一 604
宁波大学 浙江 本一 602
西北政法大学 陕西 本一 602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本一 601
华侨大学 福建 本一 601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 本一 599
青岛大学 山东 本一 599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 本一 598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 本一 598
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 本一 597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 本一 597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重庆 本一 596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 本一 596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 本一 596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 本一 596
大连外国语大学 辽宁 本一 595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 本一 595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 本一 594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 本一 594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 本一 594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 本一 594
湘潭大学 湖南 本一 593
海南大学 海南 本一 593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 本一 593
南昌大学 江西 本一 592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本一 592
西交利物浦大学 江苏 本一 592
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 本一 592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 本一 592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 本一 591
广西大学 广西 本一 591
河南大学 河南 本一 591
贵州大学 贵州 本一 591
湖北大学 湖北 本一 591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 本一 591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 本一 591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 本一 591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安徽 本一 590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 本一 590
南京医科大学 江苏 本一 590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 本一 590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 本一 590
燕山大学 河北 本一 589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本一 589
河北大学 河北 本一 589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本一 589
济南大学 山东 本一 589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 本一 589
常州大学 江苏 本一 589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 本一 589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 本一 588
烟台大学 山东 本一 588
广州医科大学 广东 本一 588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 本一 588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 本一 588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 本一 588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 本一 587
延边大学 吉林 本一 587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 本一 587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 本一 587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 本一 586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本一 586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 本一 586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 本一 586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 本一 586
闽江学院 福建 本一 585
山西大学 山西 本一 584
北京师范大学- 广东 本一 584
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 本一 584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本一 583
宁夏大学 宁夏 本一 583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本一 581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 本一 581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 本一 58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 本一 581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 本一 581
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 本一 581
西华大学 四川 本一 581
广东金融学院 广东 本二 581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 本一 581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本一 580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 本一 580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 本一 580
三峡大学 湖北 本一 580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 本一 580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 本一 580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本一 579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 本一 579
中北大学 山西 本一 579
长江大学 湖北 本一 579
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 本一 579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四川 本一 579
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 本二 579
上海海关学院 上海 本二 579
温州大学 浙江 本二 578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 本一 578
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 本二 578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 本一 578
山东工商学院 山东 本一 578
苏州科技大学 江苏 本一 578
上海商学院 上海 本二 578
二、2019年全国各省根据分数选大学查询系统
2019年选大学 内蒙知分选大学 西藏知分选大学 甘肃知分选大学
青海知分选大学 黑龙江知分选大学 新疆知分选大学 云南知分选大学
广西知分选大学 山西知分选大学 吉林知分选大学 宁夏知分选大学
海南知分选大学 江西知分选大学 辽宁知分选大学 重庆知分选大学
福建知分选大学 湖南知分选大学 陕西知分选大学 河南知分选大学
贵州知分选大学 河北知分选大学 天津知分选大学 四川知分选大学
湖北知分选大学 浙江知分选大学 江苏知分选大学 山东知分选大学
广东知分选大学 上海知分选大学 北京知分选大学 安徽知分选大学
三、2019年江西文科630分可以上的大学名单推荐及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
清华大学、北洋大学、
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分为学院路校区和沙河校区,占地3000亩,总建筑面积150余万平方米。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是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
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
1952年 公立 综合 工信部
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首批试点高校。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新型高等财经院校,历经中央
税务学校、中央
财政学院、中央财经学院、中央
财政金融学院等发展阶段,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
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
1949年 公立 财经 教育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坐落在首都北京朝阳区。学校校园规划精致,环境优雅,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2010年12月,教育部与商务部正式签署协议,共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校现任党委书记王玲,校长施建军。
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
1951年 公立 财经语言 教育部

文科考湖南的什么大学好?(湖南人)
中南大学 一本
湖南大学 一本
湖南师范大学 一本
长沙理工大学(才升没几年) 一本
湖南农业大学 二本
湖南商学院 二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二本
湖南中医药大学 二本
长沙大学 二本
湖南财经(今年才升) 二本
长沙女子大学(今年才升) 二本
涉外 二本
长沙医学院 二本
最好就考中南吧。。。。。除长沙理工外的一本都是湖南最好的学校了!!
二本的话 看你自己的分数线吧。农大就是有点偏僻。商学院在望城那里,还可以。林科大的话在长沙是新校区,环境还可以,算是学校里地理位置比较繁华的了。。我觉得师资力量比较好。在外省的名气也比较高。。别的学校也不好介绍了,不太了解。希望对你有帮助,高考加油哦。。
利好高考网
我想跨专业考研,考法学,哪些学校的法学还不错,麻烦推荐一下,谢谢!
2010年全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1中国人民大学
2
北京大学
3中国政法大学
4
武汉大学
5西南政法大学
6吉林大学
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8厦门大学
9华东政法大学
10清华大学
11南京师范大学
12
复旦大学
13
浙江大学
14外对经贸大学
15山东大学
16
南京大学
17湘潭大学
18
上海交通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
北京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清华大学
武汉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
安徽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贵州大学
海南大学
黑龙江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兰州大学
辽宁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Z
山东大学
山西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四川大学
苏州大学
同济大学
武汉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厦门大学
湘潭大学
烟台大学
云南大学
郑州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重庆大学
国内名校法学专业院校的不同发展历程,学科发展的侧重,特色。
一、老牌劲旅,雄风不减
昔日名扬四海的“五院四系”,堪称法学界的老牌劲旅,他们欣逢盛世,在激昂奋进的发展中在法学领域独领风骚,雄风不减。 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提供的相关信息显示,2006年法学专业全国各院校综合排名中,脱胎于“五院四系”的9所高校中,仍有8所雄霸前八名的宝座。
中国人民大学——老牌法学强校,民商法实力最强
人大法学院是在作为“五院四系”之一的人大法律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老牌的法学强校,拥有宪法和行政法、刑法、民商法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中民商法实力最强。
【招生信息】开设硕士点专业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
知识产权法。人大最近几年的招生简章都不公布招生人数。
【攻关秘笈】人大法学院历年来的录取分数线都很高。专业课考试采用人大版的21世纪法学指定教材,市面上容易买到。试题题型比较稳定,重复率也不低,通常是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而且试题90%出自指定的参考教材。这些试题看似容易但难拿高分。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逻辑性,尽量多答,以展示出自已的思维能力和知识面。
武汉大学——国际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全国领先
武汉大学法学院是中国法学教育与研究的重点基地之一。无论是“大法学”(包括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社会学、政治学、公安学等5个学科类)还是“小法学”,其实力与研究底蕴在全国范围内都相当不错。优势学科突出,国际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攻关秘笈】武汉大学复试分数线相对较低,复试比例较大;专业课考试有指定的参考教材,考题通常不会超过这些教材的范围。专业课题型比较灵活,常见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型/填空、案例分析、辨析等题型,比较重视考查考生理论的掌握和理解。另外,武大在启航考研网上有辅导班,对考研成功也有一定帮助。
北京大学——法学理论名师云集,实力雄厚
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刑法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法学理论学科是我国最早设置硕士点的学科之一。名师云集,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北大法学理论学科长期以来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攻关秘笈】北大法学院的招生十分挑剔,如果对自己的实力与竞争力不是非常有信心的考生,建议慎重报考。北大的研究生考试没有指定教材,平时积累很重要。考试试题基本上都是主观题,虽然考题不多,但是出题灵活,考查的信息量非常大,要求具备深厚的法学学术功底和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中国政法大学——有统有分的培养模式,法制史、诉讼法水平一流
中国政法大学的培养模式独具特色:被录取考生按专业分至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学习。按照有统有分的教学计划,通识课程与20门左右主要专业课程是统一的,各学院根据本院的学科优势为学生开设部分选修课程,既保证宽口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又实现法学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目标。 法大在法学领域各个专业实力都很强,尤其是法制史和诉讼法的研究水平国内一流。
【攻关秘笈】法大保送生、推免生的比例不高,每年报考和录取的外校考生较多。专业课考试都有指定教材,出题一般都限定在指定教材的范围之内,考题相对北大、清华的纯主观题来说比较容易把握。
西南政法大学——学科体系齐全,经济法学傲视群雄
西南政法大学是全国公认的规模最大、学科体系最齐全的高级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是全国培养法学专门人才最多的院校。在全国二级学科评比中,西南政法大学的经济法国家级重点学科连续四年蝉联全国第一。
【攻关秘笈】西政研究生专业课考试也有指定参考书目,基本上是本科生教学用书,有条件的还可以参阅西政本科教学参考书,重点掌握基础知识,同时也要关注学科的一些研究热点问题。西政的公费生招生比例一般在1/3以上、1/2以下,自费生学费约为1万元/年。
吉林大学——律师实务颇具影响,法学理论全国闻名
吉大法学院拥有一批治学严谨的教授学者,科研成果丰富,律师实务也颇有影响。培养的毕业生中有许多已成为法律界和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校友资源非常丰富。法学理论和刑法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尤其是吉大的法学理论研究,饮誉全国。
【攻关秘笈】吉大法学研究生专业考试有指定教材,认真复习指定教材,全面掌握知识点,基本上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另外,笔者强烈推荐一本专业参考书给拟考吉大的同学,也就是吉大本科生差不多人手一本的《民法原论》(马俊驹著,蓝色封面1998年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个部省级重点学科,知识产权法研究独树一帜
法学院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展得比较成熟的一个大院,拥有民商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4个部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民商法学和宪法与行政法学为司法部和湖北省双重重点学科。设有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涌现了吴汉东、曹新明等国内外知名的知识产权专家,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攻关秘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专业课考试分别指定了初试参考书和复试参考书,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参考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新出版的,考生要注意它们“新”的地方。考试题型根据所报考的具体专业方向有所不同,客观题和主观题都有,基本以参考书为考试范围。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实力强劲,法律史、经济法、刑法全面开花
华东政法大学的教师多为上海知名律师,教学与国际接轨,注重实际分析能力的培养。法律史学、经济法为司法部、上海市重点学科,刑法学也被上海市教委确定为重点学科,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银行贷款资助项目。国际法专业被国家司法部确定为司法部和上海市重点学科。
【攻关秘笈】华政的考研难度要小于复旦大学,但华政本校的本科生考本校研究生的比较多,而且不乏有实力者,因此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考生应多接触案例,注重培养运用法律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西北政法大学——刑法和经济法实力不俗
西北政法大学也是老牌的五所政法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学科研中心,在西北地区声望很高,不过因为地理位置受限制等因素,在五所政法院校中知名度和号召力相对较弱,但实力不容小觑,刑法和经济法实力不俗。
【攻关秘笈】西北政法专业课考试没有公布指定教材,不过题目难度不是很大,比较好把握。
二、名校战队,底蕴深厚
除了“五院四系”外,国内还与许多知名高校都设有法学专业,凭借名校效应、深厚的学术底蕴、良好的学术氛围以及一流的科研条件,这些学校的法学专业也得到众多考生的追捧。
清华大学——后来居上,民商法最具实力
民商法是清华大学法学院最具实力的专业,汇集了包括中国商法研究会会长王保树、中国合同法学第一人崔建远在内的一批著名中青年法学专家,与社科院法学所、人民大学民商法成三足鼎立之势。
【攻关秘笈】清华大学法学的专业课考试试题与北大一样,基本是主观题,没有指定的复习参考教材,考生在复习备考的时候不妨了解一下该专业的教学用书以及所报专业命题教师的有关论著和学术观点,多关注该专业的相关论文。
厦门大学——地处经济特区,国际法、民商法实力不俗
厦门大学地处经济特区,国际法学、民商法学等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学专业实力不俗。国际法学学科综合实力已位居全国前列,尤其是在国际经济法基本理论、国际投资法、国际经济条约与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税法及国际经济争端解决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成果。
【攻关秘笈】厦门大学法学专业考试有指定教材,题目比较灵活。除了指定教材以外,还要复习厦大法学院出版的考研参考书,主要是与考试相关基础科目的习题集,包括历年真题。对照题目和答案就能对考研试题风格和考查方向有进一步的了解。
浙江大学——法理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为考研热门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是浙江大学文科建设的特区。 实行独特的、不同于浙江大学其他学院以及其他大学法学院的管理体制、学术机制、评价体系。拥有法理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等一些优势学科,也是法学类考研的热门目标之一。
【攻关秘笈】浙大法学院招生人数少,慕名报考的人又多,浙大本校的学生进复试以后优势非常明显,竞争相当激烈。政治、
英语等公共科过线分数偏高,专业课考题难度不算太大,不过法理的论述题往往比较灵活。
复旦大学——学科发展均衡,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
除了法学院本身快速发展以外,复旦大学与法学密切相关的
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
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及外语教学的实力都居于全国前列,这也是其开展法学研究和教学、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得天独厚的条件。
【攻关秘笈】复旦的综合课考查的面比较广,其内容包括所有的法学核心课程,指定教材上的内容很少。考试既有老的内容,也有时事热点,有靠记忆的内容,也有需要综合运用法律知识分析的内容,复习时要注意把握好参考教材和其他资料的知识综合问题。
南京大学——增强对外交流,中德合作办学
南京大学经济法学是江苏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学科。学院设有中德法学研究所,是南京大学与德国哥廷根大学合办的国际性法学合作研究与教学实体,联合培养研究生,学制三年,其中两年在国内,一年在德国,对考生很有吸引力。
【攻关秘笈】南大法学院研究生考试竞争也很激烈,经济法专业尤甚,刑法学专业也比较热门。专业课考试不同专业的出题风格差别较大,考生要多收集一些相关信息。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
www.lhgaokao.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