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1 11:41:20 | 利好高考网
选考各科命题难度差异太大,录取分数不能真实反应学生成绩。
首先,2016年高考改革的多项举措确实扭转了过去与“高考精神”背道而驰的一些趋势。十多年前开始的分省命题使得不同地域的人才遴选准绳不再一致,此次改革已经开始缩小分省命题范围。
过去自主招生设置在统一高考之前,此次已经将“三位一体”等自主招生改为统一高考之后。这两项改革都实现了先前撰文呼吁的“统一命题”和“先粗筛,后细筛”。 利好高考网
此外,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取消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项目;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严控自主招生规模;通过探索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动高中素质教育;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等。这些设计来自多年的实践经验,加强了统一选拔的公正性,符合高考精神,有明确的进步意义。
科目选考乱象
新高考可以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任选3门科目考试,然而不同科目组合的总分之间根本不可比,于是制度上把分数转换成了每门科目基于排位的等级,比如在某一科目一次考试的所有考分中最高5%的分数转换成A等。
于是,一个考生的科目等级不取决于他实际上考了几分,而取决于他的水平和同批参加该科目考试的其他学生的水平之比。该操作理论上使不同科目按等级可比,实际上依旧不可比,因为每个科目的应考群体不同,在不同群体中取得的相对排位根本无法等价。
上海和浙江已经作了十多年的探索,通过制度的逐步推进,为进一步改革准备了客观基础。
上海试点方案的总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程序透明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则表示,改革方案的核心理念是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扩大教育的选择性”,以赋予考生和高校更多的自主权。
教育专家分析,这或许也是国家选择上海和浙江作为试点地区的重要原因。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
“自从启动招生考试改革迄今三年多时间里,有多个地区向教育主管部门递交了招考改革的设计方案,之所以最终选择上海和浙江作为首批试点,有其重要的含义。”一位参加了国家总体方案设计和上海招生考试方案设计的学者认为,两地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资源紧缺状况的相对缓解,为试点提供了条件。
事实上,参照历年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上海和浙江地区在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方面走在了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前列。上海去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70%。而在国际经合组织的PISA测试中,上海连续两次位列世界第一,“这意味着,知识传授在上海的基础教育领域已不再成为问题。”
同为试点地区的浙江省,连续多年在全国各省区中排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第一,2012年这一比例已经接近50%。近年来,浙江的基础教育质量也大幅上升,形成了包括民办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多元发展模式。目前,浙江省内已经形成杭州、宁波、温州等高等教育中心。而浙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改革,也使此次的试点顺理成章。据浙江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浙江已经在普通高中全面推行学生选课和走班制教学,为此次改革推进学生和高校选择考试科目、实行高考必考科目与选考科目结合的思路提供了基础。
招生制度的突破
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面不断探索和突破,是上海和浙江十多年来一直在进行的尝试。从2003年开始,上海两所部属高校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就被教育部批准进行高等教育自主选拔录取试验。多位高校招生负责人说,当时就曾考虑在上海试行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不再需要通过高考选拔,试点成熟后再扩大试验范围,只是考虑到公平等问题,仍然保留了高考。
两年后,浙江和江苏也加入了这一招考试验。2009年,上海重新推出学业考,并且不断进行调整,希望能够改变中学教育围着高考这一单一考试转的现状,这也为此次将新的学业考纳入到大学自主招生的标准中提供了基础。
据悉,2008年,浙江做了小范围的考试科目高考改革,英语听力、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实行平时考试,考生每科可参加2次,并自主选用考试成绩。2009年,浙江高考科目进行分类,考生可在三大批次中自主选择。第一批科目,在保持原有“3+X”组合基础上,增加自选模块考核﹔第二批科目,维持原有“3+X”科目组合﹔第三批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语数外”基础上,增加技术科目测试。考生可以自主选择,量力而考。浙江从2011年开始试行“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办法。这种招生模式是高校将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测试(特殊才能测评)和高考成绩按一定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按综合成绩择优录取。这样既发挥了高考在维护公平中的门槛作用,又让高校拥有多维度考察选择学生的权力,同时使高中更重视学生学业的全面发展。
对考生们来说,即使高考中“小有失常”,没能考上相应批次分数线,只要在高校自主操作的综合素质测试中表现良好,仍有机会在提前批次中被心仪的学校录取。
追求更高层次的公平
有业内人士认为,很难说两地这十多年来围绕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进行的哪一次改革,对于此次的招生考试改革方案有什么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基础教育连续十多年的改革,使得对学生评价多元标准的价值导向逐步深入人心,也使得更高程度的公平成为公众的追求。事实上,当三十多年前中国刚刚恢复高考时,教育领域的价值导向是“刻苦”。但历经多年发展,“刻苦”显然不再是选拔人才的唯一价值导向标准。教育发展先行一步的部分地区,也已经逐步从单一的追求知识走向更多元的追求。在像上海、浙江这样的地区,已经进入到从追求分数公平到追求更高层次公平的阶段。在过去,高考无论怎样改,分数一直是衡量的标准。“这就像是爬树比赛,高考分数就是一棵树,不管你是蜗牛、大象还是老鹰,要比的就是谁先爬上树顶。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另一种不公平。”事实上,包括学生和家长在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为考试招生制度中分数绝对公平所带来的个性抹杀而焦虑,毕竟,这会使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土壤失去营养。
按照上海和浙江发布的改革方案,两地都将通过高考这根指挥棒,向下倒逼基础教育阶段的改革,向上探索试行普通高校自主招生和培养的改革,打通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等终身教育的学习通道。虽然一次改革无法解决招生考试中的所有问题,但它至少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学生选择性不够和过度偏科等问题,已经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推进。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什么是对口高考啊?的相关内容。
对口高考,是相对于普通高考而言,别名叫做对口升学。高考改革为什么选在沪浙试点 上海和浙江已经作了十多年的探索,通过制度的逐步推进,为进一步改革准备了客观基础。 上海试点方案的总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程序透明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则表示,改革方案的核心理念是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扩大教育的选择性”,以赋予考生和高校更多的自主权。 教育专家分析,这或许也是国家选择上海和浙江作为试点地区
新高考英语分值? 新高考后,英语卷面总分依然是150分,但是题型与分值发生了一些变化。 高考英语分值分配情况如下:全国高考一卷英语听力部分是30分,第一节每小题1.5分,共7.5分,第二节每小题1.5分,共22.5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总分40分,第三部分语言知识运用总分是45分,第四部分写作是35分,其中短文改错10分,书面表达25分。 在英语考的的新题型,概要的写作中,第一个最
高考改革以后社会考生将如何参加考试 申请报考高校的考生,原则上按其户籍所在省(区、市)高校招生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级招委会)规定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报名。省级招委会可按照以考生户籍为主、与在本地区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就读一定年限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就报名条件、时间和有关要求作出具体补充规定。 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户籍就业人员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高校招生考试,按各省(区、市)
高考改革后怎么填报志愿 高考改革后填报志愿的方式有以下变化: 志愿填报单位改变:改革后志愿填报的具体单位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学校+专业”改为“专业(类)+学校”的形式,即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这意味着考生需要直接选择到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专业成为关键和基础。 志愿数量增加:改革后普通类每次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而艺术类、体育类每次最多可填报70个志愿。这意味着考生有更多的
2021年高考改革后社会考生如何报考高考 想参加成人高考,应该从哪开始? 从了解院校和专业开始,成人高考和普通高考稍有不同。普通高考是先考试再填志愿选院校专业,成人高考是先填志愿选院校专业再考试。 所以,想参加成人高考的第一步,就是选院校专业。 一、选定成人高考报考院校专业,先选专业,再选院校。 建议结合工作来选,比如你是从事会计工作的,那就选会计专业,然后看看有哪些院校在招会计专业,
高考改革后,选课组合怎么选才好? 从对照表可以看到,再选的4科赋分后的分值比卷面分都要高,最大差值能达20多分。在高分段,赋分值和卷面分值相差小,而在低分段赋分值和卷面分值相差非常大。 可见,对于赋分科目有严重偏科(相对较差),而其它的科目又较强学生来说,短板变得没有那么短。所以大家的重心还是要放在语数外+物理/历史。 3+1+2新高考下,不同学科权重不同,不管如何选科,语数外的成绩
上三本好还是复读好? 如果自己还有信心还有追求我觉得还是复读好因为三本毕竟现在来说不是一个正经的学校也不是一个正经的毕业证很多单位是不认三本学生的。 初始学历对一个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可能影响你一生,如果初始学历是个三本,以后即使你是博士毕业,别人也会说你是个三本生。 高考改革后建议文科学生复读吗? 2024年起,实行新高考地区的高考生将不再分文理科,这将为考生提供更加公平和公正的竞争机会。
看看你高考那年有多苦!1977~2021年历年高考人数与录取人数对比 为了研究我国历年高考录取率情况,我收集了1977年~2021年的高考人数与录取人数,并由此计算出了各年的高考录取率。为方便大家能够一目了然,我特意制作了表格。 本文我将分别从高考人数、录取人数和录取率这三部分来解读1977~2021年这四十多年各年的高考情况。 一,高考人数变化情况 (1)高考人数的第一波爆发是在
2024-01-16 18:30:08
2024-04-03 06:38:50
2024-03-24 06:26:07
2023-12-18 23:55:29
2024-03-17 01:38:09
2024-06-17 20: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