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4 01:08:54 | 利好高考网
首先,应该是一种关心。不可否认的是,在你报考志愿的时候对你进行询问并予以建议的人,一定是非常关心你的人。不论这种关心是善意的还是存在某种心理的。高考是学生生涯中非常关键的时刻,对学生来讲更是一生的一件转折点,甚至是重要的人生大事件。
亲戚朋友们大多数还是以善意的关心为主的,但是也正是这种善意的关心才使得考生在为难之中多了几分的尴尬。比如一些有关系的亲戚,就会想着让你尽量去考行政相关的工作,一些以物质为重的亲戚就会向你介绍一些盈利以及以后赚钱比较方便的专业。更有的一些亲戚则会为了证明自己的眼界开阔,旁听他人的想法来向你灌输那些身边的成功人士的专业。总之,他们都有自己的心思,但是所有的亲戚都忽略了一件事,就是学校报考的主人公是你。
其次,应该是一种烦恼。在被亲戚们关心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他们所给你提供的信息建议非但没让你更好的整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更有可能打乱你的想法,使你自己更加的困扰。你不能去反驳他们,因为他们是你的长辈,因为关心你,所以才向你提出建议。当然,有时候这种建议也是非常不切实际的。你也不能去质疑他们,因为在他们眼里你还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在对未来的人生规划上还不能主动且切实际的做出相应的计划。总归,这是一种甜蜜的烦恼,无可奈何,却又不能不听。
接着,应该是一种自我觉悟的经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所有的人给你的仅仅是一种建议。你所做的决定和主动权都在于你。你的父母所给你的也是建议。当然也有一些家长比较强制性地为学生做出决定。但是这样做法最终所得到的有可能是学生的抱怨。我就曾遇到过这样的人,小白高考时,一心想要报考财务类的专业,但是他的父亲就以幼师专业以后好就业的说法强迫她报考了幼师专业。结果,大学毕业之后,小白做了几年的幼师,始终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更不能忍受,由此对自己的父亲的一直埋怨。
到如今,工作上依旧是一篇荒芜。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应该有一种觉悟,即是对自我的认知。自己究竟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应该去坚持什么,适时的放弃什么,这些都应该有一个认知。这种认知不仅仅适用于当下的志愿报考,更是对以后生活的指导。
高考志愿填报时,报考院校、报考专业、地理位置、录取分数线、就业率等因素都需要考虑。
第一、报考院校
高考志愿填报时,考生首先就要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及排位来选择学校,成绩达到不同的分数线,就要考虑对应分数线的高校,比如考生的成绩可以上985高校,那么就要首先就要考虑可以报考哪些985大学,因此填报志愿时,需要考虑报考院校。
第二、报考专业
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选定一些大学后,就要考虑下报考专业,大学不同,专业实力也不一样,选择专业的时候,考生可以先了解下这些高校都有哪些王牌专业,然后做下比较,最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专业。
第三、地理位置
一般考生都喜欢上大城市上大学,因此填报志愿时都会考虑大学的地理位置。不过学校的位置对于大学生来说的确有影响,比如在北京和上海上学,毕业后就业机会就多,也好找工作,因此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需要考虑下学校所在的城市。
第四、录取分数线
考生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考虑报考院校的录取分数线,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有机会被报考院校录取。录取分数线,考生可以看下报考院校近年来的录取最低分数线,然后看下所在省份被录取最低分考生的全省排名,然后预估下高考录取分数线,看看自己是否能被成功录取,如果自己的成绩与预估录取分数线相差很大,建议考生选择报考其他高校。
第五、就业率
一所大学的教学质量好与坏可以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上体现出来,因此考生决定报考哪所院校后,要看下这所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及平均薪资,如果毕业生就业率很高,应届毕业生工资水平也很高,说明这所大学培养出的大学生综合能力不错,被用人单位高度认可,考生如果选择这样一所学校,将来毕业后,找工作会更有优势。
另外,填报志愿时,考生也可以考虑下填报院校的师资力量、科研实力等因素,这些都是一所大学硬实力的体现。
总之,高考填报志愿时,考生一定要从全方面考虑,这样选择出的大学才能更加符合自己的理想,才能上大学后不后悔。每年高考后,都会有很多考生因为志愿提报失误,错失上好大学的机会或落榜,因此高考生一定要谨慎填报志愿,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上一段大学后,选择退学,这些学生也是因为填报志愿时,没有考虑好,导致被自己不喜欢的大学和专业录取,最终大一入学不久后,选择退学,再复读一年。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填写提交后还可以取消吗的相关内容。
不可以取消,可以修改。
在截止日期前志愿可以修改。填报志愿截止时间前,考生可凭考生号,身份证号,密码和动态口令卡上网修改志愿信息。填报志愿时间截止后,任何人不得再更改。
利好高考网
考生网上提交填报的志愿信息时,系统将对考生志愿信息进行数据逻辑校验。如出现红色警告信息,说明限制该考生填报该志愿或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不符合所填院校或专业的要求,考生必须根据警告信息仔细检查所填报的院校与专业,并进行修改,直至正确为止。
扩展资料:
高考志愿填写注意事项:
学业规划就是填报志愿选什么类型和层次的院校、学什么专业,通过何种途径努力达到确定的职业目标。可以说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是制定学业规划的前提,也是设计填报志愿的基础。家长和考生可按以下类型,设计符合实际情况的理想志愿。
如果分数达到了一定分数,那么就可以选择喜欢的学校,最好去那些学校都了解一下情况,或者是上网查看一下,了解具体了情况在填写志愿的话,这样就不会让用户有遗憾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志愿填报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8步搞定高考志愿填报 规定填报时间内可修改志愿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整理的高考报志愿时被亲戚乱干预是什么体验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高考志愿填报失误是一种什么体验? 如果说高考是决定人生命运的第一道关卡,那么,分数只是比赛的入场券,志愿填报才是真正决定命运的时刻。可是总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志愿填报出现失误。 只看学校投档线,不看专业录取线 很多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的时候第一眼看的数据是学校的投档线,并且以此为依据判断报考哪个学校。其实这个存在极大的误区,以此来填报基本是会面临两种状况:1、没进档(这种状
高考填报志愿卡到底是干什么的? 可以算是一种模拟志愿填报的系统。 每年高考之前,学校老师都会像学生推荐这种卡,不同价位有不同的功能,考生可利用高考填报志愿卡进入其系统,对往年的高考分数以及院校的录取分数有一个了解,可以查询自己想要报考学校及专业的分数,输入自己的分数进行查询,看看自己能不能考上这所学校。高考结束对考生和家长来说,最重要还是高考志愿填报。对比几年前,那时候填报志愿,就只有查
高考报志愿预科是什么概念? 不给你复制网上的东西,直接帮你打字! 预科班是国家在教育上照顾少数民族考生的一种政策,任何少数民族考生均享有这个政策。享受这个政策的考生可以获得80分的提档线,也就是说可以优先录取。别人500分,你420分就有希望。不过你要多读一年预科,一般在大学内读 一年后专业是根据你在预科阶段的成绩按顺序选择,优生先得 课程是大学英语,高数,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语文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本科志愿在高考成绩发布后填报,首次志愿填报安排在6月27日至7月1日。专科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1日至22日。 北京教育考试院提示考生及家长,高考成绩将于6月25日公布,6月27日启动本科志愿填报。 北京教育考试院介绍,今年高考,本科批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以及学考等级考共六门科目总分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专科批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总分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河北高考志愿时间表安排 填报河北高考志愿的时间如下: 1、本科提前批A段志愿征集:7月11日12时至7月11日17时。 2、本科提前批B段、对口本科批志愿征集:7月15日12时至7月16日10时。 3、本科提前批C段志愿征集:7月19日17时至7月20日9时。 4、本科批第一次志愿征集:7月27日12时至7月28日10时。 5、本科批第二次志愿征集:7月30日12时至
高考专项计划的推荐人是亲戚怎么写关系 1、符合报考条件的农村考生可以报考农村专项计划,参加农村专项计划招生的都是部属或省属的重点院校,要是按照普通考生录取,会高出一本分数线很多分,而农村专项计划一般都是在本科一批分数线上投档录取。报名专项计划时,要求有推荐人的,写推荐人的工作职务即可,不需要写亲属关系。 2、报考农村专项计划的优惠政策很大,重点院校基本上都可以优惠30-60分,有的学校甚至
高考报志愿时,二本和二本预科批次有何区别? 高考报志愿时,二本和二本预科批次有何区别? 高考报志愿时,二本和二本预科批次有何区别,二本与二本预科批次区别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录取顺序,预科的是所有批次当中最后录取的,分数线,预科分数线比二本录取低,入学以后的读书年限,预科要多读一年书,身份预科招生对象一般为少数民族的。 一般来说,所谓预科,就是大学基础预备课程,它是为那些不能满足直接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湖北省没过本科线的学生填报志愿的时间根据自己选择报考的院校及批次来安排,具体填报时间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已经公布。根据安排,第一次集中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29日8:00至7月2日17:00,其中,高职高专提前批志愿填报的截止时间为7月2日17:00。虽然你的高考成绩没有达到本科控制分数线,但仍然可以填报专科提前批和普通专科批志愿,如果你想报考专科提前批招生的院校,就可以在这个志愿
2024-04-03 06:38:50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5 14:56:22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