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中国一类本科有多少所相关的问题,今天,利好高考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一类本科有多少所
你好,一类院校一般指本科一批大学(含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一般属于之前的重点大学,包含教育部直属高校,部分省部共建大学,有时也称中国名牌大学。
北京(26所)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外交学院
上海(9所)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天津(3所)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重庆(3所)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浙江(2所)
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江苏(11所)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苏州大学
河海大学
江南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福建(3所)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安徽(3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陕西(7所)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长安大学
四川(5所)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山东(5所)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师范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辽宁(4所)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黑龙江(4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广东(5所)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湖北(19所)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三峡大学
长江大学 江汉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经济学院
湖南(3所)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吉林(3所)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河北(2所)
河北工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新疆(2所)
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
西藏(1所)
西藏大学
江西(2所)
南昌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
内蒙古大学
河南(1所)
郑州大学
广西(1所)
广西大学
云南(2所)
云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贵州(1所)
贵州大学
甘肃(1所)
兰州大学
宁夏(1所)
宁夏大学
青海(1所)
青海大学
海南(1所)
海南大学
军事院校(3所)
国防科技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就业好的专业推荐
高考后的志愿填报,不仅是选择大学,更要选择好专业。对于普通家庭又没背景的考生,报考时首先就要考虑到就业。那么有哪些专业或方向,是我们普通家庭考生、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拼出一个美好的未来呢?今天就给考生介绍
7个专业
和
方向
。
第一:计算机类专业
计算机类专业可以说是不挑家庭、甚至是不挑学校,只要同学努力,就会工作不愁,而且薪资也较高。
计算机类专业中,
信息安全、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网络工程、
物联网工程、
数字媒体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都是非常热门的专业。
而且,这些专业几乎都跻身高薪专业前列,2021届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10个专业中,就有5个是计算机类专业,月薪近6700元。
这其中,“
信息安全
”自2014届开始,连续八年成为本科主要专业中月收入最高的专业,薪资也一路上涨,从2014届的5026元,升到2021届的7439元,起薪涨幅达48%,也是近7年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专业。
“
软件工程
”是唯一一个连续11年入围高薪前10的专业,排名一直位列前3名。
另外,信息安全、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不仅薪资高,还是就业满意度榜单前30的专业,真的是幸福感满满!
第二:电子信息类专业
电子信息类专业也是工学门类中比较热门的专业,它主要研究的就是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就业也是不愁,只是这类专业学习的面比较广,涉及电子信息、计算机、通信等多方面,要求考生要有很强的数理基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色盲色弱考生要慎重报考。
电子信息类专业包括:
人工智能、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信息工程等等。
其中,
“人工智能”
是2018年新增设专业,也是最火的专业,2022年迎来首批毕业生。据央视财经报道,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非常抢手,相关岗位的工资一度跃升至高薪职位的榜首,达到每月23960元,就业前景可以说非常看好。
另外,
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等,也是高薪专业。
第三:
会计学专业
这是比较适合文科生和女生报考的专业,女生占比达到77%。
会计学开设院校较多,每年毕业生达10万人以上,所以,低层次人才有些供过于求,因此,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可以说是一块很好的敲门砖,如果能考取一个CPA注册会计师证,更是如虎添翼!
会计学专业的薪资也是根据层次不同,有较大差别,考下含金量高的证书,你就是人才市场的“香饽饽”!但普通学校毕业生考取一个初级会计证,就业也是可以的。
第四: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是大家最为熟知的医学类专业,它可以去三甲医院,也可以去私人诊所,从高到低都可以就业,而且就是不考研,只要能考下医师资格证,自己开诊所也没有问题,赚钱多少可以说是没有天花板。
第五:公费生
公费生包括:公费师范生、公费医学生、公费农科生,以及去年刚刚开始招生的优师计划。这些公费生,只要同学考上,上学不花钱还有补助,毕业就有编有岗,就业绝对不愁,只是一些省属公费生,可能要到偏远贫困农村就业,这一点同学报考时要了解清楚。
第六:警校生
警校也是近年报考越来越火的一类高校,同学只要考上,毕业时通过公安联考,就可直接入警就业,特别优秀的同学还有2次甚至是3次选岗机会!只是报考警校首先身高:男生要1.70米以上,女生1.60米以上,还有政审、视力形态、体能测试等等环节,很多考生首先就被身高限制了报考。
另外,除了5所公安部属警校外,还有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以及各省的省属警校等等,像我们
“
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
,三四百分的考生就可以选择报考。
第七:军校生
军校也是大家最熟悉的,考上上学不花钱,还享受各种军人的优待,可以说是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但军校管理严格,考生报考前就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毕业后也要服从国家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能够做到舍小家,顾大家,真正为人民服务。
以上这7个专业及方向,我们普通家庭孩子报考,不需要家庭背景,只要同学自己努力,就会有无限的可能。而且公费生、警校生、军校生可以说毕业就是“铁饭碗”,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报考。
利好高考网
考研报志愿时怎么区分1类和2类院校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考研报志愿时怎么区分1类和2类院校的相关内容。
考生填报志愿要按录取批次顺序选报,艺术院校(专业)本科专业、军事院校、武警部队院校、招收国防生的院校(专业)、公安类院校、体育院校(专业)、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专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外交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等参加提前批次录取;其他本科院校分别参加本科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录取;艺术类高职在本科之后录取;最后进行其他高职(专科)(以下简称专科批次)录取。
填报志愿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填报参加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及艺术类高职录取院校的志愿,网上填报志愿时间为5月12日8时至17日24时。第二次填报专科批次录取院校的志愿,网上填报时间为7月28日8时至7月29日24时。
志愿栏目按录取批次顺序设置,考生填报志愿学校的顺序及数目如下:
提前批次可选报两个顺序志愿学校;
本科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可在本批内各选报四所学校:第一志愿一所学校,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包含A、B、C三所学校;
艺术类高职可选报两个顺序志愿学校。
专科批次可选报四个顺序志愿学校。
以上每个志愿学校可选报五个专业,并填报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及专科批次的正式志愿录取结束时,如高等学校计划未完成,根据情况将重新征集考生志愿。每批次征集志愿可选报三所平行志愿学校,每个志愿学校可选报三个专业,并填报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录取时,对顺序志愿(本科批次的第一志愿,提前批次、艺术类高职及专科批次的各个志愿)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进行录取。对选报同一志愿学校的考生按招生学校确定的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进行二志愿录取。
对平行志愿(本科批次的第二志愿、征集志愿,专科批次的征集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对同一科类批次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平行志愿从A到C学校的志愿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学校。平行志愿投档时各学校的调档比例统一为100%,相同分数的考生符合同一所学校投档条件时同时投档。各批次的平行志愿实行一轮投档。
对于参加本科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和专科批次录取的高等学校均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即:在同批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由学校确定具体调档比例,一般在学校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平行志愿投档时各学校的调档比例统一为100%),录取考生与否及所录取专业由学校决定,并负责对未录取考生的解释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处理。高等学校要妥善处理好考生志愿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招生学校不得拒收符合本校录取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但对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的要求,由学校确定,遗留问题由学校负责处理;当考生德智体美、高考总成绩及相关科目成绩大体相当时,招生学校不得退掉第一志愿的考生而要求录取非第一志愿的考生。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实行必要的监督和服务。
上述志愿录取政策应当已经对吕女士的问题进行了回答。但是我相信很多初次接触高考的家长对这些“政策条文”也还是云里雾里的不太清楚,我再把要点和经验讲一下,通过举例尽量讲得通俗明白一些:
1. 三个本科批次的一志愿和二志愿在录取的时候是先后两次投档。一志愿在前,二志愿在后。一志愿是主打志愿,二志愿是补救志愿。一志愿投档录取完之后,再进行二志愿的投档和录取。
2.一志愿只能填报一所大学,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原则录取,投档比例在120%以内。例如某高校一批次招生计划是100人,投档比例确定为115%。高招办会将所有填报该学校的上线(一本线)考生按照分数大排队,选择前115名考生向该高校投档(第115名考生的高考成绩就是该校的投档线),由高校进行分专业录取。如果严格按照招生计划不扩招,将必然有15名考生不能录取被退档。一志愿的录取过程中不会考虑二志愿考生。
3.二志愿可以填报A、B、C三所院校。二志愿是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投档比例为100%。二志愿的录取是在一志愿录取结束之后进行,一志愿录取了的考生将不能再参加二志愿的录取。高招办会将所有一志愿没有能够录取的落榜或者退档考生按照分数从高到低大排队,将所有二志愿考生“过”一遍,例如上一位考生580分“过”完之后,轮到某一位579分的考生,顺序“过”这位考生填报的二志愿A、B、C三个学校,按照顺序其分数够上哪所就投档哪所,全都够不上则落榜退档到下一个批次。由于投档比例是100%,投档后不存在因为分数原因退档的考生(不排除个别因为身体或者其他特殊原因退档的情况)。另外二志愿学校是一志愿挑剩下的,考生对专业要求的期望值不可过高,不服从调剂的情况难免退档。
4.由于第一志愿录取在前,第二志愿录取在后,所以首先录满的肯定是层次高的好学校,到二志愿录取的时候,还有空位的学校肯定是层次相对低的学校(或者是个别有意预留部分二志愿名额的高层次学校)。因此填报的二志愿学校必须要与第一志愿学校拉开一定的梯度,选择录取分数比一志愿学校低的学校。一般来说,高考分数排名越好的考生,在一志愿和二志愿之间越容易拉开分数梯度。至于分数梯度多大,则要具体分析,这里“学问”大了,本文讲不清楚。分数就在一本线附近的考生,在其一志愿和二志愿之间实际上已经无法拉开梯度了,只能在二志愿硬着头皮选择三所往年录取分压一本线的学校。
5.由于二志愿填报的三所学校是按照A、B、C顺序依次投档,所以这三所学校也应当拉开适当的梯度(一个比一个低),但二志愿A、B、C之间的梯度可以不用太大,但是要有一个大原则,就是这三所院校必须都是招收二志愿的院校(否则你填报的学校将成为“废志愿”)。在这个大原则下2A可以填报得适当高一些(碰碰运气);2B应当填报与你的一志愿落榜成绩最适合的学校;2C可以填报确保你不会从本批次出局的“保底学校”。
6.一批次志愿填报还要注意另外一个原则,就是一批次填报的任何学校(含专业)都应当是比二批次志愿更喜欢上的学校(含专业)。举例说明,某考生最心仪的学校是首经贸,由于首经贸在一批次和二批次都招生,所以他一批次和二批次一志愿都填报了首经贸。心里想的是,万一一批次首经贸落榜,二批次首经贸总可以接住。这个想法没错,可是他在一批次二志愿填报了北建工、北方工大和北京信息科技大三所大学。结果他从一批次一志愿首经贸落榜,被一批次二志愿C北京信息科技大录取。他没有机会再被二批次一志愿的首经贸录取了。像他这种情况,正确的填报是一批次二志愿宁可空缺。
7.本科和专科各批次的正式志愿录取结束时,如高等学校计划未完成,根据情况将重新征集考生志愿,简称补录。关于哪些学校有过补录?从哪里能找到这些信息?最好的办法是找海淀区的一届考生家长借一本海淀区高招办编印的《普通高考资料与信息》,俗称“区薄本”那上面有2008年以前的补录学校信息。2009年一批次补录信息可以参考晨雾2009年7月12日转贴的文章《7月13日开始北京09高招录取第一批次补报志愿》,文章中有相关数据的链接。但是这些都是过去的数据仅供参考,2010年的补录学校数据需要在一批次正式志愿录取结束后才能在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布,时间大约在7月12-13日。公布之后一般要求在12小时内网上填报。
8.上面说了那么多,关于一志愿与二志愿之间关系最重要的一条千万记住:一志愿是最最最重要的,最好“一炮命中”。我用了三个“最”来形容一志愿的重要性,就是说,后面的所有志愿,包括补录志愿,都是人家“挑剩下”。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虽然填报的时候需要认真,但是最好不要让二志愿用上才好。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
www.lhgaokao.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