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4 08:01:49 | 利好高考网
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发布了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目前紧缺领域有家政服务、养老服务、中医药健康服务、托育托幼、母婴照护等。 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措施 1.完善学科专业布局。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目录,及时增设相关领域本专科专业。以面向社区居民的家政服务、养老服务、中医药健康服务、托育托幼等紧缺领域为重点,对接管理、经营、服务、供应链等岗位需求,合理确定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等不同类型、层次学历教育相关专业和职业培训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等项目实施过程中,向家政、养老、育幼等相关领域专业倾斜。 2.重点扩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鼓励引导有条件的职业院校积极增设护理(老年护理方向、中医护理方向)、家政服务与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智能养老服务、健康管理、中医养生保健、中医营养与食疗、助产、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幼儿保育、学前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康复辅助器具技术、康养休闲旅游服务、健身指导与管理等社会服务产业相关专业点。鼓励院校根据医养结合、安宁疗护、心理慰藉、家庭理财、收纳管理、服饰搭配和衣物管理、室内适老化设计、社区服务网点规划设计等产业发展新岗位、新需求,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每个省份要有若干所职业院校开设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类专业,引导围绕社会服务产业链打造特色专业群。扩大中高职贯通培养招生专业和规模。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加快培养高端家政服务人才,养老机构、家政机构、大型康养综合体经营管理等急需人才。 3.加快培养适应新业态、新模式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鼓励引导普通本科高校主动适应社会服务产业发展需要,设置家政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养生学、老年医学、康复治疗学、心理学、护理学和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原则上每个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开设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相关专业。鼓励普通本科高校电子信息类、机械类、材料类等专业,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大类、装备制造大类等专业增设相关课程,加快培养家庭服务机器人、健康监测、家用智能监控等健康养老、家政服务领域智能设施设备的研发制造人才,促进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VR)技术、智能硬件、新材料等在社会服务业深度应用。在普通本科高校金融学类、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专业中增设相关课程,不断满足养老金融创新急需人才。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探索辅修专业或双学士学位等培养模式,加快培养社会服务产业相关领域管理和培训人才。 4.积极培养高层次管理和研发人才。加强社会服务业相关学科基础科研。支持高校通过自设家政学等二级学科,开展相关产业政策研究和人才培养。促进相关交叉学科专业发展,服务以专业设备、专用工具、智能产品研发制造为支持的家政服务产业集群建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相关学科领域招收培养研究生,为企业和职业院校等输送业务骨干和高层次教学科研人员。 5.支持从业人员学历提升。鼓励符合条件的家政服务、养老服务企业、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人员报考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支持社会服务产业从业人员通过多种渠道接受职业教育,提升学历。开放大学要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加快信息化学习资源和平台建设,探索建立面向社会服务产业从业人员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及支持服务模式。 6.鼓励院校广泛开展职业培训。推动职业院校联合相关企业,促进企业职工岗位技术技能水平提升。支持职业院校发挥资源优势,重点为困难企业转岗职工、去产能分流职工和贫困劳动力等就业重点人群从事社会服务产业提供职业培训,承担“雨露计划”“巾帼家政服务培训”“家政培训提升行动”等培训任务。鼓励职业院校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展市场化社会培训。 7.健全教学标准体系。发挥标准在人才培养培训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持续更新并推进社会服务产业领域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的建设和实施。推进有关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实施。指导院校贯彻落实国家教学标准,按照有关要求科学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8.建设高质量课程教材资源。注重强化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安全意识、法治教育,有关专业课程重点向老年服务与管理、病患护理、母婴照料等领域倾斜,适度拓展心理学、医学、营养学、沟通技巧等基础知识。在国家规划教材建设中,加大社会服务产业紧缺领域相关专业教材建设支持力度,遴选200种校企双元开发的优质教材,倡导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鼓励有关院校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和案例,开发或引入多种形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向相关专业倾斜,做好老年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更新和使用工作。 9.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积极招募、推动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联合社会服务产业优质企业、职业院校共同研制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母婴照护等紧缺领域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证书,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支持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紧缺领域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就业创业本领,促进高质量就业。在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等领域率先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同步探索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 10.推动校企深度合作。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家政服务类、养老服务类职业院校,或与职业院校以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共建产业学院,合作开设相关专业,规范并加快培养专门人才。将社会服务产业紧缺领域列为校企合作重点领域,优先支持建设产教融合创新项目、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项目等。全国建设培育100家以上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发挥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示范企业和普惠养老重点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50家优质企业与200所有关院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等,共建产业学院、大师工作室、协同创新平台、实习实训基地,实行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培养模式,协同创新服务项目或开展技术研发,支持和鼓励企业承接教师实践锻炼和学生见习实习,深度参与紧缺领域人才培养培训。 11. 鼓励学生创新创业。鼓励院校围绕“互联网+家政”“互联网+养老”“互联网+健康服务”等,建设众创空间,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和创业活动,做好创业项目的跟踪、指导和孵化服务,引导有条件的学生积极投入社会服务产业相关领域创业。支持鼓励相关专业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论证设置相关特色赛项。相关院校要根据毕业生特点,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创业服务。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到养老服务等公益属性较强的社会服务机构和城乡社区、家庭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2.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在职业院校实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以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新增相关专业课教师原则上应从具备家政、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工作经历人员中引入和选聘。优先支持社会服务相关专业领域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对相关专业予以重点推进。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中向社会服务相关专业倾斜。依托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支持紧缺领域人才培训。 13.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入国(境)外相关领域职业标准、课程标准和技术标准,组织30所左右院校和企业引进国际先进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体系,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开发本土化培养培训标准、方案、专业课程和教材。定期组织选派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赴国外研修访学。积极开展有关国际交流研讨活动。 紧缺人才有哪些 人工智能行业中,紧缺专业人才集中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化、信息管理与信息新系统等专业。岗位需求比例较高的有技术总监(CTO)、资深算法工程师等。 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行业中,紧缺专业人才集中于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化学生物学等专业;同时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等专业同样有一定需求。岗位需求比例较高的有质量总监、制剂研发总监、知识产权和专利工程师等。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遥感专业考研选择哪些学校的相关内容。
遥感专业考研可选择的学校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同济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安大学等等。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介绍
一、定义
遥感专业一般指遥感科学与技术,它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属工学学科,该专业是一门在测绘科学、空间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二、主干课程
主要专业课程有:电磁场理论、电子技术应用、航空与航天摄影、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原理与应用、近景摄影测量、摄影测量学、微波遥感、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模式识别、遥感图像解译、环境保护与规划、数学规划与测量中的应用、计算机视觉、海洋测绘、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信息论、地图投影与变换。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遥感科学、空间科学、电子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 识和基本理论,能在测绘、国土、国防、林业、农业、海洋、资源、环境、交通和规划等领域从事传感 器的集成与设计、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专题信息提取、遥感数据建模与反演、数字化测绘和遥感 信息服务等方面的生产、开发、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四、该专业全国院校排名
TOP.10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TOP.9 中南大学(湖南)
TOP.8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
TOP.7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TOP.6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
TOP.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TOP.3 长安大学(陕西)
TOP.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TOP.1 武汉大学(湖北)
最后总结,通过以上关于遥感专业考研选择哪些学校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遥感专业考研选择哪些学校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虚拟现实技术专业排名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VR)是一门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感知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新兴技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和发展。以下是一些在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大学和相关专业排名: 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的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声誉。该校的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omputerScienceandArti
学虚拟现实应用技术好就业吗 学虚拟现实应用技术好就业。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总体就业前景还是挺好的。近年来,在技术发展、消费升级、产业升级、资本追逐、政策推动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预测,未来几年将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 相关院校正在加紧培养,截至2020年3月,全国共有15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有4所本科院校开设了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升本难吗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虚拟现实专业提供了一系列技能型课程,包括3D建模基础、VR开发基础、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等。学生在大三时有机会通过参加山东省的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升入本科。常州大学虽然不是国内重点知名院校,但在其所在区域享有良好的口碑,并提供优良的教育传统。常州大学的专升本考试由学校自主命题,难度适中。2023年,山东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报考3
2021年数字媒体艺术大学专业、院校前20名排行榜! 每年都会有不少考生询问小编这个问题,作为艺术专业中热门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备受很多考生关注!为此小编今天特意为大家整理到了2021年数字媒体艺术大学专业、院校前20名排行榜!可供大家参考!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央美术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力排行第一名! 其次分别是南京艺术学院、江南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传媒
虚拟现实专业课程 虚拟现实(VR)的专业课程有哪些 这个不是单独的课程,一般情况下是学校建立虚拟现实试验室,多个专业都可以开这门课程, 适合装潢,环艺等设计专业开这个课程, 主要和3DSMAX关联比较深, 比如中国财经大学就就虚拟现实实验室 VR都学些什么课程 阶段性课程: 第一阶段: 计算机基础、Office办公自动化、剪辑(会声会影)、DV拍摄、手绘技能实操(素描、
一、虚拟现实技术专业专业代码虚拟现实技术专业专业代码是080916T。二、虚拟现实技术专业上几年虚拟现实技术专业修业年限是四年。三、虚拟现实技术专业简介虚拟现实技术专业在为学生讲述虚拟现实核心知识的同时,结合大量实例与应用,让学生深入理解虚拟现实设计理念以及开发流程,最终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核心素质与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培养熟悉策划、设计、开发、管理等制作流程,具备独立制作、研发产品能力的虚拟现实
全国排名前五的VR培训学校哪家口碑好? 全国排名前五的VR培训学校哪家口碑好? 北大青鸟以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为依托,通过院校合作和授权合作两大经营模式,实现了体系的规模化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可;以永不妥协的教育品质,致力于让广大学子成为受人尊重的专业人才,并成为全球专业的职业教育产品提供商和服务商;以匠心和探索精神,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大量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改善就业领域人才供给的结
一、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专业代码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专业代码是510208。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上几年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修业年限是三年。三、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简介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主要研究仿真技术与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触觉/力觉反馈、立体声、网络传输、语音输入输出等。例如:VR中场景及显示器设计,飞行模拟系统中模型设计、精准图像生成,人机交互研发与设计等。 关键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
2024-03-19 00:42:39
2024-03-17 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