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信息 > 正文

兰州大学研究生材料学怎么样

2025-09-24 20:46:37 | 领航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62010730隶属于:教育部
今天领航网小编整理了兰州大学研究生材料学怎么样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兰州大学研究生材料学怎么样

兰州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保研细则

兰州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保研细则通常包括申请条件与保研流程两部分

申请条件 领航网

  • 身份与资格 :申请者需为具有推荐免试授权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并获得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资格。
  • 综合素质 :申请者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 学业成绩 :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好的专业素养。
  • 创新能力 :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较高的培养潜质。
  • 纪律要求 :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他违法违纪等受处分记录。

保研流程

  • 报名 :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学生在有效时间内登录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填报个人信息并注册。
  • 审核 :各招生学院(包括材料与能源学院)依据推免生网上报名信息进行审查,确定拟同意复试名单,并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向有关推免生发送复试通知。
  • 复试 :对审核同意复试的推免生,学院将组织复试,考察其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 体检 :体检通常统一在新生入学报到时进行,确保学生身体健康,符合入学要求。
  • 录取 :各招生学院根据推免生的复试成绩、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及体检结果,提出拟录取名单,并报研究生院审核。

如需了解兰州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具体的保研细则,建议直接咨询学院相关部门或查看学院官方网站上的相关通知。

兰州大学研究生材料学怎么样

兰州大学研究生材料学怎么样

兰州大学研究生材料学专业具有较强实力和优势 。以下是对该专业的详细分析:

  1. 学科设置完善

    • 兰州大学材料学开设于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该学院设有物理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学院还开设了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材料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深造机会。
  2. 专业特色鲜明

    • 兰州大学的物理学和材料化学专业入选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这表明这些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更是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进一步体现了该专业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3. 科研平台强大

    • 兰州大学拥有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殊功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光转换材料与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多个高水平科研平台。
    • 这些平台为研究生提供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科研环境,有助于他们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4. 师资力量雄厚

    •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汇聚了一批在材料学领域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
    • 他们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还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综上所述,兰州大学研究生材料学专业在学科设置、专业特色、科研平台和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具有较强实力和优势,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兰州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领航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兰州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的相关内容。

一、兰州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兰州大学是一本大学,该校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
二、兰州大学简介

兰州大学座落在古丝绸之路重镇、“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创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兰州大学迅速发展壮大,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成为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一所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战略和“211工程” “985工程”的历史机遇,全面提高办学水平。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和回归兰州大学,学校迎来了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时期。2017年,兰州大学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A类),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一流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发展进入了******。

兰州大学校园面积3545亩,建有2个校区,3所附属医院。学科门类齐全,学科特色鲜明,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现有103个本科专业,有本科生19826人,硕士研究生10,452人,博士研究生2,442人。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303人,在站博士后169人,教授等正高职696人,副教授等副高职935人,临床医学教授125人,副教授393人。研究生导师1,84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616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229人。两院院士17人,“*”领军人才14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人, “*”青年拔尖人才6人,教育部“*奖励计划”青年学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3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人才1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8个,甘肃省领军人才10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6人。

兰州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高校之一。也是我国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19所高校之一,具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的31所高校之一。

有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部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省级特色专业。4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办学理念,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毕业生素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勤奋实干而深受社会欢迎,自建校以来,已培养了37万多名各类人才,许多人成为著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优秀的党政管理人才。1999年至今,先后有17位校友当选为两院院士。

兰州大学的科学研究素以基础研究见长,同时广泛开展应用研究。

学校坚持“顶天立地”科研观,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把西部的地域特点变成研究特色和学科的特色,把区域劣势转化为科研优势,推动将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甚至国际科学问题。学校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5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联合实验室, 5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17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技术创新中心,4个甘肃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甘肃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8个甘肃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2个甘肃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甘肃省行业技术中心,1个甘肃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2个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3个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4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5个甘肃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4个甘肃高校新型智库。近年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紧盯“大平台、大项目、大交叉、大成果”,成立了“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祁连山研究院、生态学创新研究院、泛第三极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前沿科学中心、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等一批实体性创新研究机构,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均大幅提高。已先后获得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成果奖700余项,编辑出版各种专著、教材、译著1400余部。2008-2017年发表SCI论文13,010篇,篇均被引排名全国高校第26位。5月,科睿唯安发布的最新ESI数据,兰州大学共有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分别是化学、物理学、材料学、地球科学、植物动物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和生物化学、环境和生态学、临床医学、药物和毒理学以及农业科学,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世界排名第492位,国内高校排名第27位。5月,在全球自然指数排名中,兰州大学位居全球高校第91位,国内高校第17位。

兰州大学教务在线学生登录入口地址

兰州大学教务在线登录入口:

兰州大学在哪里

兰州大学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兰州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兰州大学教务处电话

兰州大学有几个校区

兰州大学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兰州大学招生办电话

兰州大学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

以上就是领航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兰州大学研究生材料学怎么样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领航网:www.lhgaok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兰州大学研究生材料学怎么样”相关推荐
兰州大学研究生宿舍怎么样?
兰州大学研究生宿舍怎么样?

兰州大学研究生宿舍怎么样? 兰州大学研究生宿舍条件良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舒适、安全且适合学习的生活环境。 拓展知识: 首先,宿舍内部设施齐全,生活便利。每个宿舍都配备了空调和暖气设备,确保学生在任何季节都能有舒适的学习和休息环境。此外,宿舍内还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洗浴设施,以及宽带网络接入,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习需求。 其次,宿舍区还设有公共活动空间和学习设施,如自习

2024-10-17 17:00:35
兰州大学研究生院住宿怎么样
兰州大学研究生院住宿怎么样

兰州大学研究生院住宿怎么样 兰州大学,甘肃省唯一一所211.985工程大学,以其严谨的学校管理、雄厚的教育师资和宜人的校园环境而闻名。本科学生就享受到良好的住宿条件,而研究生的住宿体验更是提升了一个档次。 兰州大学研究生住宿环境极佳,其背后支撑是学校优越的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住宿条件为研究生提供了理想的学术与生活空间。每间宿舍都设计得宽敞明亮,配备有空调、热水器等基本生活设施,满足

2024-11-14 12:17:43
济南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在哪个校区?
济南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在哪个校区?

济南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在哪个校区? 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济南大学中心校区(西校),环境不错,学校公寓有三种:八人间、六人间和四人间,宿舍内全部安装了空调,冬暖夏凉、温馨舒适;每个寝室每月限量供电20度,满足基础的照明和生活需求;宿舍楼内配有洗衣机、吹风机和直饮水,方便又贴心。 截止到2021年7月31日,济南大学有3个校区,分别为济南大学中心校区(西校)、舜耕校区(东校)、明水

2024-10-28 07:42:14
淮北师范大学材料类怎么样
淮北师范大学材料类怎么样

淮北师范大学材料类怎么样 个人认为挺不错的,值得考虑。 淮北师范大学(HuaibeiNormalUniversity),简称淮师大,位于国家能源基地、国家园林城市安徽省淮北市,是一所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2015年,学校进入自然指数(NI)中国大学百强榜,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93名,师范院校第19名,安徽省高校第3名。 1974年建校,时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

2024-08-20 01:45:41
日本九州大学研究生怎么样
日本九州大学研究生怎么样

日本九州大学研究生怎么样 摘要 本文将从五个角度详细介绍日本九州大学硕士,包括九州大学硕士专业设置、学生招生情况、学生生活、研究成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通过本文,读者可以全面了解九州大学硕士的特点和优势,为有意向在日本深造的学生提供参考信息。 九州大学硕士专业设置 九州大学是日本最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之一,设有理工、医学、农学、经济、教育、社会文化、法学等7个学部,拥有23个研究科和22个硕

2024-07-25 08:46:26
兰州大学研究生住宿环境如何
兰州大学研究生住宿环境如何

兰州大学研究生住宿环境如何 兰州大学作为甘肃省唯一的211和985工程大学,其研究生住宿环境备受关注。学校以其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强大的师资力量闻名,不仅本科宿舍条件优越,研究生宿舍更是更加完善。 在兰州大学的研究生宿舍,房间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宿舍内配备有舒适的床铺、独立的书桌、衣柜以及必要的学习用品。公共区域设有休息区、洗衣间和小型会议室,方便学生交流学习。 此外,宿舍楼内环境优雅,绿

2024-12-10 08:01:43
郑州大学研究生宿舍怎么样啊?
郑州大学研究生宿舍怎么样啊?

郑州大学医学院宿舍是怎样的 郑大的宿舍在你来之前已经给你的分好了~有的是院里规定的~有的是随机的~就是不能自己选~!!分四人间~六人间~和八人间~~!!寝室里面没有单独的卫生间~一般是公用的~但是也有单元房是十几个人一个卫生间的~~!!没有单独的浴室~郑大新校区一共两个公共澡堂~还不错~~!!空调是更不用想了~~一个寝室一个电扇~~!!哈哈~~不过还是不错了~住习惯就好了~~!!希望你能来~!

2024-10-08 00:36:12
延边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怎么样
延边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怎么样

延边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怎么样 延边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整体实力较强,具有以下特点 : 学科建设优势独特 :延边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学科建设上拥有独特优势,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明确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适应社会需求、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能力的高水平人才,注重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2025-10-04 21: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