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5 16:00:51 | 领航网
![]()
学院现有教职工2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博士2 人(在读),硕士研究生9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0%。同时还外聘社会各界教育、教学技能专家任教,现已形成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现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65人。
学院现设油气储运工程和石油工程本科专业。拥有数控、机电、焊接、汽车检测与维修、机械加工、石油工程等专业实验室,并与省内外相关企业相联系,在兰石集团、兰州石化、兰州燃气集团、长庆、玉门、吐哈等西部几个油气田、西部油气管道集输公司等企业和省内汽车营销与维修行业以及广东、湖北、湖南、江苏、北京、上海等省(市)的相关企业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充分发挥本院的社会优势和办学特色,实行校企联合,并与西部地区及沿海等地的多家企事业单位及人才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居于全校各院前列。

领航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长庆本片特色的相关内容。
《大长庆》:真实记录西部石油工人的奋斗历程 领航网
这部纪录片《大长庆》深刻描绘了当代石油工人们的辛勤生活,让人们了解到在鄂尔多斯这片特殊而复杂的盆地中,有一群默默奉献的长庆油田工人,他们无私付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一线,体现了艰苦奋斗的石油精神。这部纪录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国内首部耗时近一年,以油田石油工人为主线的纪录片。
导演宋一丹,凭借执导《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等大型纪录片的经验,对这一题材有着深入的把握。《大长庆》不仅关注了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的分布,涵盖了陕、甘、宁、蒙、晋五省的广阔区域,还追溯了40多年间几代石油工人的艰苦奋斗历程,其感人至深,以西部新大庆为榜样,真实展示了鄂尔多斯盆地中的西部大长庆。
摄制组由30多位曾参与《寻找迷失的宝藏》和《千年菩提路》等大型专题片制作的专业团队组成,他们跋山涉水,历时50多天,行程近一万公里,足迹遍布西峰油田、长庆桥等多地的油气田生产现场。他们深入一线,采访了长庆油田的早期石油工人、家属,以及地质专家和科研人员,历时近8个月,两次实地记录,真实呈现了石油工人们为我国石油工业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以及他们在鄂尔多斯盆地的生活对情感和视觉的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大长庆》是一部以真实事迹为依托,生动展现石油工人精神风貌和鄂尔多斯盆地变迁的力作,值得我们关注和赞赏。
《大长庆》是由长庆油田新闻中心﹑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5集大型纪录片。2012年2月22日起在中央电视台(CCTV-12)《见证》栏目连续播出,纪录片以每集25分钟13秒的容量,以时序为线索,选取多个不同的角度,通过一个个油气作业区平凡人物的亲历·讲述,情景再现,显现中国西部“长庆油田”的风雨历程,展现“人”与“石油、天然气”的博弈,呈现给观众极具视觉震撼力的鄂尔多斯的盆地,纪录片还尝试在盆地形成、破解磨刀石等诸多方面进行多时的跟踪讲述,对中国石油的历史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填补了鄂尔多斯盆地历史中的油田影像空白。
以上就是领航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本科生在长庆油田干什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领航网:www.lhgaokao.com2024-08-21 01:09:47
2024-08-15 02:30:19
2024-08-06 14:42:19
2024-08-04 05:45:22
2025-04-09 23:41:16
2025-01-15 09: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