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0 04:33:56 | 领航网
![]()
文:李佳霖
图片为网络配图历时近4个月的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二期考古发掘工作日前正式结束。出水的1.2万余件文物,尤其是首次发现的蜀王金宝以及兵器“三眼火铳”,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发掘中,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地学研究中心科研团队(以下简称“探测团队”)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绘制出一幅覆盖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3D藏宝图”,为摸清遗址分布范围,确定古河道的准确位置以及掌握水下文物分布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
以扫描成像绘制“3D藏宝图” 领航网
明末战场遗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内,当地一直流传着“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因遗址遭到严重盗掘,2016年,国家文物局批准了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考古发掘项目。2017年至今,该项目开展了两期考古发掘工作,共出水文物4万余件,实证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也确认了其形成可能与文献中记载的张献忠与明代参将杨展“江口之战”历史事件直接相关。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内水考古发掘项目,在同类型考古发掘中具有开创性意义。
“水下考古探测本身难度比较大,而且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的水文环境复杂,单件文物的几何尺寸较小,文物埋藏在水下的卵石层中,分布零散、规律复杂。”探测团队技术负责人周军说,正因为此,此次考古发掘必须创新研究思路,改进探测方法技术,才能获得有效成果。
由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地球勘探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10家地学单位组成的探测团队,于2017年12月入驻江口镇,采用水上电阻率成像法、高精度磁法、频率域电磁法等探测技术,对超过10万平方米的探测区域进行了扫描成像,绘制了一幅“3D藏宝图”,最终确定了古河道遗址的位置,并综合河床基岩起伏状况进行分析,为“沉银有利储集区”的划定提供了有力证据。
据悉,“3D藏宝图”的绘制实现了两大技术创新,一是设计了水密天线系统,研制了水陆两栖地质雷达;二是实现了大规模漂缆式电阻率探测与成像,保证了水下探测的良好效果。此外,多源数据的综合解译与建模工作的开展,也使得探测成果的可靠性得到极大提升。
助力明末战场遗址考古发掘
在2017年江口明末战场遗址一期考古工作中,探测团队就积极参与。“一期考古工作探测区域范围较小,而且是在水抽干了之后进行,探测难度相对较小。二期考古工作探测范围是水面和水下,难度较大,而且探测面积是一期考古探测试验面积的数十倍,仅发掘区南段的一处探测区就超过了2万平方米。”周军介绍,探测团队沿着河流的方向,按照5米的线距设置了水上电阻率成像法测线18条;在垂直河道的方向,按照12米线距,设置了两栖电阻率成像和地质雷达探测剖面9条,较好完成了对水下地层结构的探测任务。
经过对探测结果的分析,水下文物的储集区逐渐明晰。周军表示,水下金属文物的运动和富集规律与河道基岩的结构特征有关,通常河流弯道中的“凸岸”是有利于物质堆积的区段。“我们利用水上电阻率成像法等探测手段获取河床基岩的三维结构模型,模型中基岩构成的‘凸岸’区域就是要关注的重点。已经完成的水上电阻率探测剖面接近90条,为判定河道中哪些地方更有利于文物富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周军说。
“基于文物自身的物理属性,同时结合水下物质堆积区所应具备的基岩结构特征,我们最终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探测方案,力争通过不同的科学视角判断可能的文物富集区段。”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教授王永华说。
“现场发掘成果充分表明了我们的理论分析和探测方案是基本准确和可靠的。”周军表示。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刘志岩也表示,“3D藏宝图”的绘制,使得接下来的水下考古发掘工作能够有的放矢,节省了很多时间和人力物力财力。
为水下考古提供了参考
随着岷江汛期的来临,遗址二期的考古工作接近尾声。目前,探测团队正在抓紧时间处理此次探测采集到的大量数据。“目前探测的面积仅仅是江口遗址的一小部分,探测团队将持续跟进江口考古项目,争取尽快为整个遗址区域测绘出更加准确的‘3D藏宝图’。”周军说。
“本次探测工作是传统考古学与无损探测技术的一次高度融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样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将会愈发广泛。”地球勘探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王绪本表示。
“这次科技考古研发的两栖探测方法、装备和融合处理与解译平台,在复杂水域环境水下探测中得以大规模应用。探测工作中所采用的新思路和新技术,对于江河、湖泊、浅海滩涂环境中的地下探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推广价值。”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胡光岷说。

领航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四川江口沉银地质员揭秘 25年前就曾绘出藏宝图的相关内容。
今年4月,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告一段落,文物部门宣布出水珍贵文物3万余件,其中初步发现直接与张献忠大西国相关的文物上千件,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沸沸扬扬的江口沉银也随着文物重现天日,而慢慢归于平静。
“其实早在25年前,我们几位老地质员在保密的情况下,绘制出了‘江口沉银’藏宝图。这次发掘最终证实,就是25年前藏宝图标的位置。”5月14日,四川地矿局一位地质人员透露了这样一个秘密。
李明雄展示当年探宝[江口沉银]的藏宝图。李逢春摄5 月14 日 下午,四川地矿局物探队原副总工程师李明雄的屋 门 打开。一卷泛黄的图纸铺展开来,这份手 绘 于1993年的“探测金属工作成果图”,在彭山县双江镇府河与古南河口交汇处下游至邬店渡口,标注了疑似沉银的概率和埋深水下的深度。“手握沉银藏宝图25年,我从不敢动私念,这是对国家绝对忠诚。”
喜
省社科院专家
请物探队参与寻宝
李明雄将图纸铺展开来,两张泛黄的图纸,一张是1:5000比例的《四川省彭山县双江镇地区探测金属工作成果图》,一张是1:10000的地质示意图。这两张图均是他根据测量数据手绘,图纸上的标注也均是手写。
今年已77岁的李明雄,25年前赶赴彭山江边秘密寻宝的记忆也随之铺开。
1992年底,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明清历史的专家王纲教授来到物探队,找到了当时队里彭山籍52岁高工李明雄。王纲表明来意,希望地质科技人员参与,进行彭山县双江镇地区“江口沉银”勘察。
“江口沉银”四个字,让本是彭山人的李明雄心头一亮。“我考大学出去前,就是在彭山度过的。在我们老家,民间早就有‘江口沉银’的传说。还有娃娃都会唱的童谣: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得成都府。”
水底出土的金首饰。李明雄答应了,并向队上作了汇报。李明雄从小在彭山县长大,1960年考入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前身),就读的是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65年开始一直从事地球物理勘探,足迹踏遍了四川、河南、青海、贵州、安徽、陕西、内蒙古、新疆。
他回忆说,接到任务当时有点兴奋,在他的家乡,石龙石虎没人见过,但小时候听说过有人从河底摸起过铜关刀,有人在双江镇钓鱼时意外钓起来了一个银元宝;也听老人常说起张献忠十万大军把金银沉入江底的故事。“我从小就想,要是谁能钻到江底,真找到那些金银财宝在哪,那该多好啊!而现在有人让我干这样的事情,我又是搞地质勘探的,接到这个任务很兴奋。”
奇
秘密找宝
打幌子搞“水文测量”
1992年12月,时任彭山县长助理吴景才主持了合作探寻江口段河道文物的会议,就探测范围、时间、探测手段、技术力量等做了议定,这是一次高度保密的会议,物探队作为勘探技术队伍,将无偿进行勘探工作,彭山县政府只为勘探人员提供食宿方便。
李明雄指着油墨浓淡不均的手绘图纸,详细讲述了当年的探测范围,双江镇街北段往北500米处府河与古南河口交汇处下游至邬店渡口之间,全长约3公里。宽以府河上游的右岸至左岸河道100米范围内,探测深度为地面(或水下)6米左右。
1993年1月3日,李明雄一行10人从成都出发到达双江镇,开始紧张有序的探测工作。地质示意图上,记录了区域的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踏勘发现,工作地段大部分在府河和岷江河道中,河道及河滩地为无磁性和激发极化率较低(小于2%)的岩石出露地区。“这个概念比较专业,但它显示这是极小磁性干扰的地区,有利于开展激电法和磁测法等物探工作。”
当时正逢寒冬,岷江上寒风凛冽。李明雄几个人坐着船,在一段区域内勘探,“一些水流湍急的区域,工作开展起来非常困难,探测机械无法正常工作,经常需要反复调试,当时拿仪器的手冻得通红。”
几个坐船的人总在这一片江面活动,引起了附近村民的注意,很快就传开了消息:有人在找沉银。李明雄清楚记得,勘测的几天里,几乎每次船一靠岸,就有好奇的村民问是不是找张献忠沉船的宝贝,“我们自然一个字不能透露,还要打幌子,哪来的什么张献忠沉银,那是豁人的,我们在搞水文测量。”即使这样打幌子,几乎每天在江面探测时,岸边总站着一些好奇的当地村民,希望能获得一些讯息。
叹
手绘藏宝图
25年后完全吻合
在3公里的河道,地质人员利用激电法和磁测法的相关仪器,每隔200米确定一条勘测线。限于当时的技术手段,他们的做法是,勘测线两岸先在事先确定的测点各稳稳地埋下一根木桩,然后用一根绳索将两岸木桩连接起来,载有工作设备和人员的船只顺着绳索开展工作,每隔5米就要进行一次探测,一条200米长的工作线上,就需要密密麻麻布置40处探测点。有些重点点位,还要反反复复核查很多遍。
水底出土的银锭。利用激电法,李明雄他们完成了剖面16条,剖面线距100米、200米,点距4米,剖面总长度1240米。李明雄他们在工作中还大胆创新,在进行测线标志和成图方法时,由于工作地区没有大于1:2.5万比例尺的地形图,他们便用国家测绘总局1967年出版的1:5万地形图放大10倍,绘成1:5000地理图作为工作用图,采用测绳量距,地质罗盘定向确定测线位置。
经过勘测,他们在最终的“藏宝图”绘出7条脉,分别标注为M1到M7。他主编的成果报告中,重点区域M3是这样描述的:
“M3地段(3、4线剖面一带)。4线的局部磁异常显示较好,这里水深5米,是河岸向内弯曲的回水处,也是物件容易沉没之处。推断此处有铁及其它金属器件存在的可能,埋深水面下6米左右。”
“探测中发现的M1、M2、M3、M4等较异常地段,根据磁测激电异常特征和河道所处位置有利重物沉积,推断存在铁器及其他金属器件。”
2017年1月,规模空前的“江口沉银”考古发掘工作拉开序幕,通过考古发掘工作人员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从这片江中共出土文物3万余件。这次出土区域,正是25年前李明雄他们确定的小范围区域——M2-M3区域。
赞
不敢有私心
对国家绝对忠诚
25年前的那次勘测工作,是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进行的。四川地矿局的一位老地质专家透露,李明雄的具体勘测任务,当时除了这十个人,其他同事也都不知道。包括后来李明雄绘的江口沉银“藏宝图”和详细成果报告,局档案室也没有。当年李明雄用手绘方式标注了M1到M7的详细方位,这样精确的“藏宝图”给彭山县人民政府提供了两份,一份保存在县文管所,李明雄自己保存了一份。
当年探测结束后,李明雄苦心收集到相关资料,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绘制出了藏宝图,也就是“江口沉银”示意图。江口沉银的事任何场所他都只字不提,直到后来有更多科研文物机构介入,地方政府也开始逐步将沉银寻找公开化,他才让同事知道这个事。
2009年,中国地质大学高科资源探测仪器研究所赶到当年探测的江面,进一步采用更精细的CUGTEM-4瞬变电磁仪,对其中M3脉进行了详查,结果发现异常达上万邮量级,局部异常范围长7到8米,宽1到2米,推断低阻金属物达100多公斤,可以装一卡车。这次精测,进一步确认了李明雄他们当年探测的准确性。
亲手测量并确定了区域,结合彭山民间的传言,李明雄说:“我和同事在当年心里就很清楚,敲定的那几坨区域,肯定有沉银。”
但到底有没有动心,或者像武侠片中那样“藏宝图”被人盗走,循图去江边寻宝?“绝不敢有私心。我们地质人,从上大学时候就很清楚,为国家寻找金银,就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对国家财产绝不贪恋,对国家也绝对忠诚。”李明雄说,包括他和其他同事,都把当年这次特别的找宝勘测任务,看成自己地质生涯的一次亮点。“起码我的这张图是绝对保存得好好的,连家人也没从中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来源:华西都市报
以上就是领航网整理的“3D藏宝图”助力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发掘 四川江口沉银地质员揭秘 25年前就曾绘出藏宝图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领航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领航网:www.lhgaokao.com
江西南昌的哪些宝藏景区值得推荐? 江西南昌,作为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不仅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众多的人文景观。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宝藏景区: 滕王阁: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赣江与抚河交汇处,因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遐迩。滕王阁历史悠久,建筑雄伟,是南昌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游客可以登楼远眺,感受古代文人墨客的风采,同时也可以了解滕王阁的历史和文化。 南昌八一起义
西藏高考报名条件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健康,户籍满足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 按照《西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考条件的规定》(藏政办发〔2006〕13号)《关于西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考条件规定的实施意见》(藏教厅〔2006〕31号)和《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我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考条件规定的补充通知》(藏教厅〔202
苏州的博物馆里有什么宝藏文物 苏州的各大博物馆中有以下不可错过的宝藏文物: 1.苏州博物馆 真珠舍利宝幢 :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制作的佛教艺术品,综合了十多种技艺,做工精致。 秘色瓷莲花碗 :五代越窑秘色瓷的代表作,釉色温润如玉,是五代秘色瓷的标准器。 2.苏州博物馆西馆 吴王夫差剑与吴王余眜剑 :其中吴王夫差剑是迄今已知几柄吴王夫差剑中最精美完整的一件,堪称国宝。
西藏户口可以在内地高考吗? 可以。并非必须回户口所在地参加高考,但是需要符合当地的异地高考的条件。以湖南省异地高考为例:外省籍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可通过中考录取到流入地普通高中学习,或凭初中毕业证书通过注册入学进入流入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
西藏户口学生在四川读高中能享高考加分政策吗 能。特困地区学生:来自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甘肃、青海、内蒙古等特殊地区的学生,在高考录取时可享受加分和优惠政策。所以西藏户口学生在四川读高中能享高考加分政策。西藏自治区,简称藏,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首府拉萨市。 四川省高考学生的学籍与户籍管理与规定 高考考生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这是四川省的一项重要规定。如果考
宝鸡高考考场在哪里 宝鸡市2023高考考场在哪里 2023宝鸡高考考点设置如下: 2023年高考6月7日—8日,宝鸡市区共设考点15个。金台辖区3个考点:石油中学、斗鸡中学、金台高级中学。渭滨辖区6个考点:渭滨中学、姜谭高级中学、姜城中学、长岭中学、烽火中学、新建路中学。陈仓辖区3个考点:虢镇中学、陈仓高中、虢镇初中。凤翔辖区3个考点:有凤翔中学、西街中学、城关中学。 根据“重点
西藏移民高考政策 法律分析:1.2021年参加高考的考生须具有西藏户籍1年以上(含1年)、西藏所属高中阶段学校学籍1年以上(含1年)、在藏高中阶段学校实际就读1年以上(含1年),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除国家专项计划外可以报考区内外普通高校。 2.2022年参加高考的考生须具有西藏户籍2年以上(含2年)、西藏所属高中阶段学校学籍2年以上(含2年)、在藏高中阶段学校实际就读2年以上(含2
西藏户口内地考生高考降分政策是什么? 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降分录取。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可在高等学校调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降低分数要求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降低分数要求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适用人群 (1)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
2024-08-21 01:09:47
2024-08-15 02:30:19
2024-08-06 14:42:19
2024-08-04 05:45:22
2025-04-09 23:41:16
2025-01-15 09: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