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专业 > 正文

【文科】跨专业考研【考教育学】,难度大吗?

2025-11-12 14:40:26 | 领航网

【文科】跨专业考研【考教育学】,难度大吗?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领航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文科】跨专业考研【考教育学】,难度大吗?

【文科】跨专业考研【考教育学】,难度大吗?

文科生跨专业考教育学难度不算大,但需付出努力,核心在于专业课基本功 。具体分析如下:

优势方面
  • 不考数学 :与心理学等专业不同,教育学考研不涉及数学科目,避免了文科生在数学基础方面的劣势,降低了备考难度。例如心理学要学统计,需要一定数学基础,还有实验,没有实验基础的理解心理实验着实不容易,而教育学无需面对这些问题。
  • 考试科目、大纲、参考书目确定 :教育学专业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参考书目固定,除了19年学硕略有微调外,近10年基本未变。这使考生在备考时能明确复习方向,不会出现复习大半年后考试科目和内容改变的情况,有利于制定长期稳定的复习计划。
  • 不歧视跨考生 :教育学考研大约70%都是跨考生,基本不存在歧视跨考生的现象。与本专业就是教育学的学生相比,跨考生虽存在一定劣势,如缺乏四年专业学习基础,但只要解决好复习方法、择校择专业等问题,仍有机会成功上岸。
挑战方面
  • 竞争激烈 :教育学考研报考人数剧增,竞争激烈。从近三年数据看,考研整体人数从18年的238万增涨到今年的360多万,教育学考研人数从12万增涨到约18万,而录取人数仍为3万多人,录报比接近1:5。要想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需要吃透课本,夯实基础。
  • 复习方法与规划要求高 :很多跨考学生不知道如何复习,如不清楚先看什么再看什么,不知道该怎么择校择专业,甚至不知道考哪些书。这些问题需要在决定考研后首要解决,同时要制定合理、科学的备考规划,包括全年、每月、每天的学习计划,并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学习习惯进行调整。
备考建议
  • 坚定考研决心 :考研需要全身心投入,一旦给自己留后路,就容易出现“看书拖延症”,影响学习效果。要有釜底抽薪的勇气,坚定考研的决心。
  • 做好择校择专业 :先择专业后择校,全面了解教育学二级学科的就业方向,选择喜欢的、适合自己的二级学科。确定专业方向后,结合自己想去的地区、城市以及考研所能付出的时间与精力来确定院校。
  • 确定并准备好参考书目 :确定院校及二级学科后,去心仪院校官网查找参考书目,准备好课本。如果院校没有指定参考书目,可以参考以下书籍: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第7版;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版;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版;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第3版;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版;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第1版。专硕333一般不考教育研究方法,看前五本书即可。极个别特殊院校专硕333可能考教育研究方法或不考中外教育史,选择好院校专业后一定要去官网确认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 采用正确学习方法 :推荐使用思维导图记笔记,第一遍看教材时搭建知识框架,串联知识点。以中国教育史为例,先了解其在教育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编写维度(按时间顺序),缕清整个中国历史的时间轴,将中国教育史划分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国近代教育史及中国现代教育史三部分,再深入到更细节的知识点搭建框架。 在掌握框架的基础上理解记忆知识点,冲刺阶段可利用思维导图查漏补缺。

【文科】跨专业考研【考教育学】,难度大吗?

文科生跨专业考研考理科有可能吗

文科生跨专业考研至理科专业是否可行,这取决于具体的专业要求。如果所选的专业没有明确限制非理科背景的学生报考,那么跨专业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然而,文科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特别是在理科基础知识的积累上。

为了顺利通过理科专业的研究生考试,文科生需要针对理科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强化。这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建议文科生可以参加一些辅导班或在线课程,以快速提升理科素养。此外,多做题也是提高应试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大量练习来熟悉理科题型和解题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跨专业考研除了需要扎实的理科基础,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科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领域的书籍、参与科研项目等方式来锻炼这些能力。此外,积极参加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与教授和同学进行深入讨论,也能帮助文科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科知识。

总之,文科生跨专业考研至理科专业是有可能的,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通过合理规划学习计划,不断积累理科知识,文科生完全有机会成功攻读心仪的理科专业。

【经验贴】文科MFA考研经验,393分跨专业考取北大MFA艺术硕士(政治60,英语二70,艺术基

领航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经验贴】文科MFA考研经验,393分跨专业考取北大MFA艺术硕士(政治60,英语二70,艺术基的相关内容。

文科MFA考研经验分享:跨专业考取北大MFA艺术硕士

一、引言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 千万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我本科就读于北京双非一本的经济学专业,最终跨专业考取了北大MFA艺术硕士,总分393分(政治60,英语二70,艺术基础128,艺术创意135)。希望我的经验能为同样有跨专业考研梦想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

二、选择阶段

1. 院校、专业、全日制&非全日制

  • 时间 :2月-3月
  • 过程 :我原本打算考中传的传媒经济学研究生,但因个人规划调整,最终选择了考研。考虑到平时要上班,我选择了在北京上课、有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名校。经过比较,我选择了北大MFA艺术硕士的广播电视专业,因为它既满足了我的兴趣,又符合我的实际情况。

2. 信息搜集整理

  • 时间 :3月-4月
  • 过程 :我主要通过北大研招网等渠道搜集信息,包括报录比、学习周期等。通过分析前两年的数据,我大致了解了竞争情况和录取难度,为后续的复习制定了合理的计划。

三、学习整理阶段

1. 英语词汇和专业课理论框架

  • 时间 :4月-8月
  • 过程 :在这个阶段,我主要利用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时间进行复习。每天上班前背一个半小时英语单词,下班后看两个半小时的艺术基础理论课的书,并用Process On列理论框架。虽然中间经历了毕业论文、答辩等事情,但我始终坚持复习。

2. 放假与调整

  • 时间 :7月-8月
  • 过程 :这两个月我给自己放了假,但每天仍然保持一定的学习时间,主要是背单词和整理专业课理论框架。其余时间我用来刷剧,但我会带着理论思维去看剧,为论述题积累例子。

四、学习消化冲刺阶段 领航网

1. 政治学习

  • 时间 :9月-12月
  • 过程 :我报了米鹏在天道考研的网课,9、10月刷两遍讲义,11月刷米6,12月刷米3并背诵。通过系统的学习,我掌握了政治的基本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2. 英语做真题

  • 时间 :9月-12月
  • 过程 :我先刷了英语一的真题,再刷英语二的真题。每天雷打不动地做3篇文章,并整理生词、看翻译和解析。通过大量的练习,我的英语语感得到了提升,做题速度也加快了。

3. 专业课背诵内化

  • 时间 :9月-12月
  • 过程 :我利用之前的理论框架进行论述练习和策划案准备。艺术基础主要考察艺术理论论述,我通过内化框架知识和练习文采、例子表达来提高论述能力。艺术创意则主要考察策划案和广电理论论述,我通过搜集论文和系统化整理研究主题来应对考试。

五、考试与心得

1. 考试情况

  • 艺术基础考试题目涉及艺术继承和创新、艺术的形式和意义等论述题,我结合具体艺术作品和理论知识进行了回答。
  • 艺术创意考试题目包括广电理论论述和策划案,我结合时事和平时积累进行了作答。

2. 心得体会

  • 不要设限 :人生有很多可能性,不要给自己设限。
  • 合理规划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 坚持复习 :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要坚持复习。
  • 注重方法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六、感谢与寄语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天道考研的严老师以及所有支持我的人。希望我的经验能为正在考研路上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帮助和鼓励。记住,只要努力,梦想就有可能实现!

以上就是领航网为大家带来的【文科】跨专业考研【考教育学】,难度大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领航网:www.lhgaok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文科】跨专业考研【考教育学】,难度大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