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介绍 > 正文

视觉中国综合评价是什么

2024-03-24 20:13:47 | 利好高考网

今天利好高考网小编整理了视觉中国综合评价是什么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视觉中国综合评价是什么

视觉中国综合评价是什么

视觉中国综合评价是视觉中国拥有领先的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平台技术的超大型影像库搜索及存储技术,是国内最大的视觉内容互联网版权交易平台。因为视觉中国聚集了众多国内外顶级签约摄影师和艺术家,与GettyImages,法新社、路透社、BBC、华纳兄弟、CCTV等海内外著名图片社、影视机构、版权机构广泛合作,为媒体、企业、广告公司、制作公司等各类客户提供专业的图片、影视、音乐、特约拍摄、创意众包,及以视觉为核心的整合营销等一站式服务。

视觉中国综合评价是什么利好高考网

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的效果

高考改革,攸关每个考生的切身利益,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2014年,上海、浙江作为试点地区进行高考改革。此次高考改革的目的,是要打破唯分数论和文理区隔,增加高校自主权、学生选择权和选课自由度。

目前,新高考改革后,已有两届学子完成高考,从学生、家长到学校,大家由最初对改革效果的期待,开始审视高考改革遇到的一些问题。为了解新高考改革情况,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袁振国带领课题组成员,通过集中座谈、单独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与沪浙地区的高中学生、教师、校长、教育专家,以及高校、教育部门负责同志等进行了沟通交流,其间共召开20余场座谈会,对2714位高中教师、校长和应届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课题组系统总结了高考改革的成效,深入分析了改革推进中遇到的挑战,并就完善等级赋分等进行了思考。

对于教育,你最关心什么?高考,想必是被提及最多的答案之一。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上海、浙江作为试点,开始推行新高考改革。“文理不分科”“语数外三科必考,其余科目6选3”“取消一、二本等批次区别”……与以往改革的“小手术”不同,这次高考改革可谓“大刀阔斧”。

作为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高考一改,中学生怎么学、大学怎么招录等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也随之发生变化。

4年来,新高考改革究竟成效如何?改革推进中,又遇到了哪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上海、浙江高考改革方案部分内容。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浙江省提前安排考生进行新高考的志愿填报与录取模拟演练。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1、新高考改革实践效果好于预期

新高考改革的效果究竟如何?课题组结合新高考改革的五个目标,对学生、教师、校长、教育部门、高校等相关方的调查研究表明:新高考改革社会反应符合预期,实践效果好于预期。

新高考改革,首要的目标是通过学业水平考试科目“6选3”的选考制度,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促进学生有个性、有特色地发展。调查发现,考生、家长、教师对此认可度很高。关于学科选考的理由,有80%以上的学生回答,选考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是在某些学科上的优势决定的。

第二个目标,是通过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引导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调查发现,该目标得到了较好实现。目前,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分数进行录取的学校比例不算大,主要是在具有自主招生权限的学校内试行。但从上海有自主招生权限的大学和浙江“三位一体”招收录取的情况看,在按综合素质评价招录的学生中,如果仅凭录取分数线的话,有20%的学生可能进不了现在所在的学校;同时,在达到录取线的考生中,因为综合素质评价不高,有10%左右没有被录取。可见,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已经释放出积极信号。

第三个目标,是通过外语一年两考,减轻一考定终身的压力。从上海、浙江的实践看,外语一年两考对学生保持良好心态、减轻压力,避免由于特殊因素不能参加考试的情况,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调研中,有将近90%的被调查对象对一年两考持赞成态度。

第四个目标,是通过取消文理分科考试,提高学生基础素养,培养综合能力。这一目标得到了较好实现。新高考改革决定高考不分文理科,从浙江高考改革试点的情况来看,考生文理交叉率为78%;从上海的情况来看,文理交叉率约为80%。调研显示,文理不分并没有降低数学的区分度。

第五个目标,是学业水平考试由百分制转为等级制,避免分分计较。新高考规定,语数外三门成绩分别计150分,而两地的选考模式有所区别,上海是6科中选考3科计70分,然后转换成11个等级分,浙江是7科中选3科计100分,然后转换成21个等级,目的是“避免分分计较”。此设计的初衷是好的,但从实践看,原始分数转换成等级分的科学性有待加强。同时,人们对等级分的认同度较低,分分计较的情况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加剧。

2、新高考改革面临的挑战

课题组发现,从上海、浙江高考改革试点推进和方案调整的情况来看,目前遇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等级性考试“6选3”的制度设计增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但也带来等级赋分制所导致的学生避考物理现象。为避免不同学科引起的分值差异,上海和浙江两地均在计分时按照考试群体进行等级划分,转换为相应等级分,再最终计入高考成绩。

在以高考总分录取的制度下,由于物理获得高分的难度明显偏高,从而导致一些爱好物理、数理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没有选择物理,造成该科目选考人数逐年下降。调研中,有多所高中学校的教师、校长反映,高一、高二选考物理科目的学生人数也在下降。

为解决这个问题,浙江、上海分别出台了“保障机制”,对物理学科设定一个保障人数(浙江是6.5万,上海是1.5万),但没有根本解决“报考物理吃亏”的问题。

2)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需增强。在录取时,高校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是新高考改革的一大亮点。但关于什么是综合素质、怎样测量综合素质、怎样运用综合素质评价成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现在采用的是,在中学进行综合素质计分的方法,客观记录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为高招录取时提供参考。但不同教师、不同学校记录的方法和内容不尽相同,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存在差别。课题组调研发现,多数校长和专家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存在顾虑。

3)选考科目实施等级分需进一步科学划定。上海、浙江高考改革均为等级性考试科目,以等级赋分制来呈现考试成绩。但在操作中,由于等级比例按规定进行划定,所以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两名考生在一门等级考试科目中相差一分,却相差一个或两个等级。这意味着原始分相差一分,两名考生最终得到的等级分相差3分或更多。这种分差在计入高考成绩后对考生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

4)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使用需更加关注公平性。高校在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时,通常是通过面试进行评分。在上海、浙江的高考录取过程中,有关高校均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行了组织,总体反应较好。

但调研中部分高中校长表示,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后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有所扩大,如何保证过程的公平性尤其值得关注。由于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很好建立,加之学生并没有全面了解高校对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使用方法,因此,对于在综合素质评价中是否会出现“开后门”等问题,家长和学校均表示担心。

同时,从短期看,“3+3”招考模式改革打破了原先“3+1”模式,使得选考各门学科的考生比例有所调整,这意味着各学科的学生比例每年都有变化,对学科教师的规模和结构产生了直接影响,不同时段、不同学校、不同学科教师需求量的波动性较大。由此在短期内,高中无法根据以往工作经验配备师资,导致出现部分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与富余的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课题组提出以下建议:

在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之一。同时,对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计120分,采用原始分计分。这样既解决了区分度不够的问题,也加强了物理、历史两门学科的学科地位。

增强综合素质评价和使用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从世界一流大学录取方式可以看出,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是高校而非高中;综合素质的内容主要是看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手段主要是由一系列测评环节构成,比如提交报考志愿、参加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完成临时布置的任务、辩论、进行课题设计等。

压缩等级数量,提高高考计分与分数合成的科学性。同时,将提高办学标准和办学水平作为重要任务,以保障新高考改革目标的实现。

教、考、招必须有效联动,提高招生录取工作的系统协调性。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做好课程调整、课程选修、建立走班制、提高师资水平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在考试组织阶段,要使学生成为选科选考的主体。以前在填报志愿时,有60%甚至更多学生的志愿是由老师、家长包办或主导。这易使学生在升入大学后,由于对自己所学专业不了解而出现厌学情绪。新高考改革把选科提前到了高一,高二、高三还有多次调整选择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选择意识和选择能力非常有利。但同时,要注重增强招生阶段的改革力度、高校的参与度。

3、新高考政策在全国推广需解决的瓶颈问题

上海、浙江在试点推进新高考改革中探索了许多好的做法,特别是在加强学校教学资源建设、合理安排课程、组织走班教学等方面积累了经验。但调研发现,新高考政策要在全国推广,仍存在诸多瓶颈。

1)师资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目前,学校教师的编制标准还是1993年制定的,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对教师的需求。新高考制度下,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师队伍的结构性失衡:地理、生物教师缺口很大,而物理和化学教师富余。

为顺应新高考改革需要,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竞争力,生涯规划教师、心理辅导教师、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等类型师资,在高中缺口很大。调研显示,有些学校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专职教师,有些学校只有1到2名,远不能满足需求。此外,目前一般高中有3位左右的教辅管理人员,但随着选课走班制度的实施,排课、调课等日常性事务将大幅增加,现行的人员配置无法满足需求。

2)部分学校功利动机强,存在“抢跑”现象。具体表现为,学校为提高升学率,抢赶教学进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在等级考选考前,停课集中复习“会战”;压缩不考试科目,用考试科目暗中替代,挤压选修课课时等。这些功利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课程安排、学生学科学习的持续发展,以及学生素养的综合提升。

3)走班教学对传统的教学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的冲击较大。从试点高中的实践来看,走班制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引发了高中教育教学内容、制度与管理等方面的“连锁反应”。

针对上述问题,课题组建议,在全国推广实施新高考政策,各地应着力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教师需增加约20%。调研显示,新高考改革对教师尤其

视觉中国综合评价是什么

如何评价武亦姝的《我的军训初体验》?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如何评价武亦姝的《我的军训初体验》?的相关内容。

武亦姝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她的文笔特别好,但是不是那种很华丽很让人琢磨不透?见涩难懂的他其实她的文笔她的文章。有的很多是比较接地气的,然后朴实无华让人也很好理解的,我的军训初体验也是娓娓道来,然后。比较。完整的体现了军训的一系列的状况,一系列的情况和感受吧!所以还是。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武亦姝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她的文笔特别好,但是不是那种很华丽很让人琢磨不透?见涩难懂的他其实她的文笔她的文章。有的很多是比较接地气的,然后朴实无华让人也很好理解的,我的军训初体验也是娓娓道来,然后。比较。完整的体现了军训的一系列的状况,一系列的情况和感受吧!所以还是。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武亦姝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她的文笔特别好,但是不是那种很华丽很让人琢磨不透?见涩难懂的他其实她的文笔她的文章。有的很多是比较接地气的,然后朴实无华让人也很好理解的,我的军训初体验也是娓娓道来,然后。比较。完整的体现了军训的一系列的状况,一系列的情况和感受吧!所以还是。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武亦姝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她的文笔特别好,但是不是那种很华丽很让人琢磨不透?见涩难懂的他其实她的文笔她的文章。有的很多是比较接地气的,然后朴实无华让人也很好理解的,我的军训初体验也是娓娓道来,然后。比较。完整的体现了军训的一系列的状况,一系列的情况和感受吧!所以还是。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武亦姝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她的文笔特别好,但是不是那种很华丽很让人琢磨不透?见涩难懂的他其实她的文笔她的文章。有的很多是比较接地气的,然后朴实无华让人也很好理解的,我的军训初体验也是娓娓道来,然后。比较。完整的体现了军训的一系列的状况,一系列的情况和感受吧!所以还是。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武亦姝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她的文笔特别好,但是不是那种很华丽很让人琢磨不透?见涩难懂的他其实她的文笔她的文章。有的很多是比较接地气的,然后朴实无华让人也很好理解的,我的军训初体验也是娓娓道来,然后。比较。完整的体现了军训的一系列的状况,一系列的情况和感受吧!所以还是。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视觉中国综合评价是什么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视觉中国综合评价是什么”相关推荐
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是什么?
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是什么?

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是什么? 中考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三年来的行为规范、学习态度等的评价,有A、B、C、D四个等级。一般读好一点学校要2个A以上。 在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老师会给学生们分发测评表,首先学生需要给自己打分,然后撰写自我评价和学期总结。随后,全班同学会依次上台朗读自我评价,朗读完毕后,台下的同学们就会开始给被测评同学提意见或给五个维度打分。 在一些地区,将每位学生在小学六

2024-03-21 23:19:43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什么?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什么?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什么? 对学生做综合评价,除学习之外政治素质,体育素质社会公德等各方面都要写在内。 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成绩,由夏季高考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成绩,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高校考核成绩(含笔试、面试等)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等组成,也就是说,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是考生综合评价总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省工作安排,2020年本科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中,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占

2024-03-24 00:04:55
什么是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什么是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什么是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指的是在每个学期的期末或每个学年的期末,全国各地的中等学校组织的一次对全体在校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评价的测评任务。等级分别为A(优秀),B(良好),C(一般),D(较差),或者给予评分。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登录平台 全国各省市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登录网址各不相同,都是在本省考试院官网去登录,下面以北京学生为例,登录入口如下: <<

2024-04-15 15:34:16
什么是高考综合素质评价录取 综合评价录取
什么是高考综合素质评价录取 综合评价录取

什么是高考综合素质评价录取综合评价录取 “综合素质评价”指的是在每个学期的期末或每个学年的期末,全国各地的中等学校组织的一次对全体在校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评价的测评任务。综合素质评价来自于2006年教育部对全国的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测评展现了素质教育的实质。 在一些地区,将每位学生在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级(九年级)或高三的最后一次综合素质评价计入中考成绩、高考成绩和学生档案,

2024-04-02 07:12:18
综合评价招生是什么意思?综合评价招生需要什么条件?
综合评价招生是什么意思?综合评价招生需要什么条件?

综合评价招生是什么意思?2021年综合评价招生需要什么条件? 目前,部分高校2021年综合评价招生已经正式开启。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可以积极参与,为自己多争取一次高考录取机会。那么综合评价招生是什么意思呢?2021年综合评价招生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本期,我将为大家整理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一、综合评价招生是什么意思? 综合评价招生是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特殊招生的重要途径之一。综合

2024-04-04 14:29:24
高中综合评价有什么用
高中综合评价有什么用

高中综合评价有什么用 1、由高中学校用于学生教育。高中学校利用 综合素质评价 ,对学生成长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全面优化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做好自我成长规划,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2、便于学生全面了解自我。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做好自我成长回话,积极主动地发展。 3、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转变“唯分数”

2024-03-27 08:06:57
综合评价招生是什么意思
综合评价招生是什么意思

综合评价招生是什么意思 综合评价招生的意思如下: 1、综合评价招生,是以综合素质为主,综合考生高考成绩、高校考核结论、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自身培养特色要求等五个维度的内容,对高考成绩达到本二批次省控线的入选考生,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2、综合评价招生和自主招生的区别:产生背景不同、自主招生已实行多年,是多年积累下的产物,而综合评价是在2015年高考改革下产生

2024-03-26 04:18:05
高考综合评价是什么意思?
高考综合评价是什么意思?

高考综合评价是什么意思? 【#高考#导语】高考综合评价是什么意思?综合评价即三位一体,在新高考改革中,综合评价被列入了重点实施的一项重要招生改革方式。下面是分享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提问:高考综合评价是什么意思? 回答:高考综合评价是通过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高校评估成绩以及高考的成绩按照1:3:6的比例折算成总成绩,最后按照总成绩择优录取的方式。 综合评价报考条件 综合

2024-04-08 06: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