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捡废品照顾瘫痪母亲,以744分考入清华3年的庞众望,现状如何?

2024-04-10 14:41:09 | 利好高考网

今天利好高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捡废品照顾瘫痪母亲,以744分考入清华3年的庞众望,现状如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捡废品照顾瘫痪母亲,以744分考入清华3年的庞众望,现状如何?

6岁失去双腿,却凭679分考进清华,感恩母亲:曾经对我说的哪几句话?

6岁失去双腿,却凭679分考进清华,感恩母亲:曾经对我说的哪几句话?

都觉得生活苦,那样生活究竟能多苦呢?对矣晓沅而言,自身经历好像能够获得很多人的眼泪,但在他来看,日子全是一样一天天的过,只不过是自已的步伐迈得变小一些,跑得慢一点,和其他人并没有太多差别。

矣晓沅出生于云南省的一个普通乡村,刚出生时,生活虽然算不上太富有,但却一家和睦,生活简单幸福。矣晓沅的父亲老师出生,对孩子教育尤其高度重视,早早的逐渐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词语、数据,而矣晓沅学习速度更快,这里刚教了1个词,第二天也可以原封不动的背熟,这种学习水平,让初为人父母的牟家两口子觉得十分开心。

不幸出现于矣晓沅6岁那年,那时候矣晓沅发生一直发烧不退的现象,在反复以后,牟父亲意识到,不可以继续拖下来,务必需到大医院去做查验。就是这样妈妈抱着小矣晓沅,爸爸订好了火车票,一家人赶赴到昆明医院做检查,而检验结果让牟家人无法接受:类风湿关节炎。这种慢性病不但会一点点吞噬它的人体骨骼,也是会让他们无法再慢跑、行走,甚至可以说是站立起来。

在还不到7岁这一年,矣晓沅正式开始与轮椅车相伴的生活。身体的改变对本就聪明的矣晓沅导致极大的冲击,他也不会轻易被父母善良的谎言出轨,意识到自己真的没法恢复,那样学习、生活对自身还有什么意义呢?在消极情绪及其身体病痛的折磨下,矣晓沅逐渐排斥学习,也懒得出门,只愿意待在他的小房间内,把自己被困封闭的小世界里。

爸爸意识到,孩子如果走不出来,一直这样混混沌沌,那可能真的可以毁了自己的一生。在慢慢和孩子的沟通交流下,矣晓沅意识到,自身尽管身体得到了限定,但却也有身心健康、保持清醒大脑的,妈妈更是以霍金的事例来鼓励矣晓沅:“我的手指还可以主题活动,我的脑子还可以逻辑思维;是我终身追求完美理想的,有我爱跟爱我的家人好朋友;正确了,人只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性命就容易出现惊喜……”

使他慢慢走出了自己象牙之塔,开始着手触碰世界有多大。精神世界站立起来的矣晓沅,开始学习着追赶同龄人步伐,给自身鼓励,打小就学习成绩很好,那么就算被落了一年半载,也算不上大事儿!

因为患病造成矣晓沅只有坐下来轮椅车,因此他读书的时候,只有麻烦班里的同学,将他抬上教室中,而此次回归他,再也不会以前的害羞与不自信,往往是坦坦荡荡请求帮助,从此增进了和同学间的距离。身体不方便健身运动,那么就把所有的时长,都用来学习!咬着牙的矣晓沅,即便得病喊着输水,也会用右手再次翻开书学习,总算以年级第一的名次,完成学业。

在经历了3年艰难的普通高中生活后,矣晓沅总算考入了679分优异成绩,而清华的接受,让辛苦20年的一家人,总算淡淡地舒了口气。在清华念书期内,因为学习压力太大,加上不适合陌生环境,造成矣晓沅在第一次考试中,拥有前所未有的不及格历经,可是这个红通通的数据,如同尖针一样鞭挞着他不断进步,在大学本科毕业的那年,矣晓沅变成当初十位清华特奖中的一位;与此同时成功赢得了清华的本校保研机遇。

捡废品照顾瘫痪母亲,以744分考入清华3年的庞众望,现状如何?

捡废品照顾瘫痪母亲,以744分考入清华3年的庞众望,现状如何?

我看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总是不公的,有些人轻而易举能得到,有些人却要历尽坎坷才能得到。但你总要相信你留下的汗水滴在土里总会长出花。或许金子不经锻造火炼,它就没法发光吧。

河南男孩庞众望出生在河南沧州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庭,母亲因年幼患病瘫痪在床,父亲则有很严重的精神病。全靠家里年近半百的老人照料,主要的生活来源靠的是政府低保。

这个男孩的出生,使这个贫困的家庭重新长出生气,可同时也加重了家庭的重担,使本就贫苦的家庭雪上加霜。他们给这个孩子取名叫众望,意义是希望他能众望所归,带领这个家庭走向美好

人们常说寒门再难出贵子,可就是这个出生在寒门的男孩—庞众望,以744分的优越成绩摘得沧州市理科状元,被清华录取,打破人们对寒门子弟的刻板印象。

“与众不同”的童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年幼的庞众望打懂事起,就已经在帮家里做家务。烧火、砍柴、种地,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也是他的日常之一,因母亲生活不能自理,经常会将床褥弄脏。他也不嫌脏和累,帮母亲擦拭身上的秽物,并清洗被褥。

暑假同学们都去国外旅游或是在家打游戏,而下了课的他只能匆匆往家赶,只为烧火做饭和照料瘫痪的母亲。

他的童年里没有玩具、没有游戏甚至没有玩伴。除了学习就是照顾母亲、料理家事。邻里常暗道:这么好的孩子,怎么就投到了这样的家庭。

好在家里还是非常支持庞众望上学念书,要知道那时庞家连温饱都成问题,放别的家庭早就让小孩辍学不念。

但庞众望也非常争气,虽忙于照料家庭,可他从未落下功课。空闲时,他会搬张凳子坐在门口略微光亮处,写作业、复习功课。他也不负众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家里的奖状贴满墙都是。给这伤痕累累的家庭带来了些许安慰,这些奖状也是庞家的希望。 利好高考网

不由感叹,有些人生下来就含着金钥匙,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有些人一生下来就要面对风雨,我看过很多小孩家庭条件优越,不曾做过粗话。衣服不是牌子不穿,学习超过一小时,就吵着要打游戏,劳逸结合。

这样的生活是庞众望可望而不可及。而庞众望的生活对于很多同龄孩子来说,就好像电视剧一样,我们没有办法让没有过过苦日子的人,来对悲催的人生感同身受。

我们只是觉得心疼这些过早担上生活重担的孩子们,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已开始为柴米油盐操劳,未曾享受过一天无忧无虑的童年。

生活的再次打压

在庞众望五岁的时候,检查出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个心脏病是必须做手术才能痊愈,当时是母亲推着轮椅挨家挨户借钱才挽回庞众望的命。

庞家本就贫困得本就揭不开锅,再加上债务。他们的生活越发难过,政府低保勉强能支付起庞众望的学费和一家人平时的生计就无再多余款。所以庞众望开始也会在闲暇期间,捡废品补贴家用,回家后料理完家里的事物,他才会拿出他的课本开始复习功课,无论那天有多晚,也无论那天他有多疲惫。他都会坚持学习。

可命运并没有放过这个贫困的家庭,在庞众望上初二时,母亲因为长期营养不良患上严重贫血,住进了医院,对于这个家,犹如雪上加霜。

医院又一次下了手术通知单,庞众望的父亲本就是精神疾病患者,不要说朋友了,身旁的人都避之不及。爷爷奶奶岁数也大了,乡里邻间亲戚大多生活也只是能温饱而已。

这下筹钱的任务就落到了庞众望身上,为了母亲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只能挨家挨户的借钱,受尽白眼。可为了母亲能活下来,他咬咬牙坚持住了。甚至还为了筹钱,请假到饭馆打工洗碗赚钱。

自己不舍得买好的饭菜,只能等散摊后,捡烂菜叶回家吃。小时候营养没跟上,庞众望看上去比同龄的孩子小了一圈,给人感觉是一阵风来就能把他吹倒。

可庞众望不曾抱怨过自己的家庭,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妄自菲薄。他很爱他的家庭,尽管家里并没有给他一个完整的童年和优越的环境。也深知要改变家庭现状只能靠他自己,而学习才是唯一出路。

他废寝忘食的学习,就差没有头悬梁锥刺股。考上重点中学后,他担心母亲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情况,经常写信回家,以寄思念之情,也为了解母亲的闷。

用汗水种下的花,总是开的异常鲜艳

上高中后的庞众望,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那是当地一所著名高中,里边的孩子都是受过优良教育,名师辅导。

可庞众望从不管这些,他十分坚信:天才是百分之99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赋这句话,所以他在学习上找方法,不断钻研,甚至学习到凌晨,第二天又早早起床背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成绩出来那天,他以744分的优异成绩取得了理科状元,同时接到了清华寄来的录取通知书。

要知道河北考卷,在全国都是出了名的刁钻,就连练习题都是非常难解的,更不要谈高考了。取得744这样的高分可以说能做的人是少之又少。

也正是这次登榜,使庞众望的事情展露在大众眼前。社会很多好心人士,都十分心疼这个独立坚强的孩子,纷纷发起捐款,可这都被母亲和庞众望拒绝了。

所谓人穷志不穷,家庭的贫困可以靠双手去改变,受人捐赠改变的不过只是一时现状,只有自己强大才能真实的改变自己的处境。

而庞众望通过兼职的方式,勤工俭学赚取学费。他也在农科院教授的帮助下,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开起补习班。父亲近些年的精神情况也有明显好转,会和的几个乡邻外出打零工给庞众望赚取学费。

一切都在慢慢好起来,阳光总会照到黑暗的角落。挺过黑暗就能看见光明,而庞众望的光明是靠着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一个活在黑暗里的人,他没有抱怨过人生,也没有眼红他人的舒适。

他在用行动默默的去改变这一切,就像他去种地,先将荒地耕耘,再播种。守护浇水,或许这块地会一年没有收成、两年没有收成。而他只不过是在攒足力气,等破土而出的那天,感受久违的阳光。

小结:

庞众望在清华三年里过的非常充实,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仅如此他还当上了团支书,和同学沟通、社交。他变得越来越开朗,他认真的态度赢得同学们的赞扬,他的细心和对细节的把控也得到同学们的高度评价。

他的目光已不仅限于学习,更多是他开始学习如何走入社会,如何与团队沟通。他想的一向比任何人都周全,或许老天让他来到人世间受尽磨难,不过是在等他发光的这一刻。他是坠入凡间的神,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能成才。

品质优良,孝心可嘉,坚韧不拔.....有太多美好的词能够形容这个瘦弱的孩子,愿他往后的人生能够顺顺利利,以前丢失的美好,总会在未来的某刻归还给他。

捡废品照顾瘫痪母亲,以744分考入清华3年的庞众望,现状如何?

湖北农村双胞胎学霸:为母亲,放弃清华与中科院,后来人生如何?

自然界中,万事万物都有孕育之源、都有感恩之心,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爱子之情更会感同身受;孟子曾曰:“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可见孝心对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性,百善孝为先,孝道自古以来就是永不过期、世代相传的美好品德。

古以孝治天下,今以孝传世代。孝子事迹层出不穷,古代的二十四孝,每种孝都极为动人,在自由平等的现代社会中,虽然不再有鹿乳奉亲、恣蚊饱血、百里负米的原始孝法,却也有不同形式的孝心在上演。

比如,今天所说的这对兄弟曾因“孝”而备受争议:为了照顾母亲,他们放弃了清华、中科大的录取,时隔多年,这对兄弟怎样了?他们为当初的选择后悔了吗?

一、双胞胎兄弟:周海,周洋

提到这对兄弟,很多人都会不由得感慨:同样是孩子,为啥自己家的孩子是熊孩子?好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带着好奇,带你走近这对兄弟的真实生活,进一步了解兄弟间的相处之道。这对兄弟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成才?又是有着怎样的自强之心?

“不盲目攀比、不好逸恶劳,自觉自律、品行兼优”是这对兄弟的标签,先来介绍一下两兄弟的出身:这对兄弟是双胞胎,或许一母同胞的缘故,二人不仅外表相似,连成绩都不分伯仲。

首先,来介绍一下他们的出身,一个叫周海,一个叫周洋,“海洋”组合出生在湖北咸宁一个贫困农村家庭中,由于母亲体弱多病,家庭重担全由父亲一人扛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双胞胎兄弟虽然出身贫困,但他们自幼就团结互助、勤奋好学。

但是,山村中的贫困家庭想要同时供两个孩子读书着实不易,无论多么艰难,周家父母依然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读书无忧的环境。虽然生活清贫,好在两兄弟足够争气;虽然年龄尚小,但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从小学到高中,二人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很多人总是开玩笑说:“双胞胎成绩独占鳌头,是心有灵犀才出奇一致的好吗?”成绩来自于他们的自觉自律,周家父母都是目不识丁的务农人员,孩子的成绩全靠“勤学好问、不断思索”而来,能够养成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得益于家风的影响。

二、双胞胎学霸:寒门崛起

虽然周家父母不能给孩子大富大贵的生活,却也身体力行地为孩子营造“自强不息、不卑不亢”的成长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周家父母对教育的重视让两兄弟从小就有学习的意识,为后来的优异成绩埋下了铺垫。

2016年,两兄弟迎来了生命的转折点——高考,苦心人,天不负。二人不负众望,分别被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录取,这个结果让周家母亲喜极而泣,她的孩子至少有拼搏的平台。后来,两兄弟带着母亲的关心、父亲的嘱托,踏上了去往大学的征途,这个看似“繁花似锦”的征途,只有用汗水浇灌才能开出精彩之花。

出身贫困,大学是他们改变命运的第一步,周家兄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上大学需要资金支持,但周家只有父亲一个经济来源,母亲体弱多病,常年卧病在床,这曾让他们的父母非常发愁:如何供两个娃娃读完大学?

当然了,懂事的兄弟俩深知家庭状况,从上大学就半工半读,用知识取得了奖学金,成绩遥遥领先、能力有目共睹。大学是一个自觉自律的环境,很多人在历经高考之后,觉得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半生“得到了解脱”,不少升入大学的学子在大学吃喝玩乐、挥霍光阴。那么,双胞胎兄弟在这样的环境下会被影响吗?

当然没有!兄弟俩一反常态,始终严于律己,他们的时间安排得极紧,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想他事:上课时专心致志、下课预习研究生课程。所谓的“聚餐、约会、旅游、游戏”在周海周洋的世界里几乎不存在,两人并非是不合群,而是他们深知大学四年的重要性,也深知“你若盛开,清香自来”的拼搏真理。那么,在四年的大学时光,他们是怎么度过的呢?

三、双胞胎学霸:大学苦读

在大一时,他们就决定了自己的考研方向,能够在众多诱惑中坚持自己的初心、实属不易,更何况是自由的大学氛围。哥哥周海在大二时就进入了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为了赶上研究生的研究步伐,周海几乎整日泡在图书馆,能够在著名导师陈瑶洁的团队中和研究生共同搞科研,可见周海不同凡响的能力。弟弟周洋紧随其后、不甘示弱,在大二时就进入了工程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

按理说,很多人的大一大二都只是个起步阶段,但他们在大一时,就已经利用所有的闲余时间将考研知识了解的透彻。虽说没有出生于名门贵族,但他们用自己的努力缩短了和成功的距离。

在众人眼中,他们可能只是会读书的呆子,但其实不然,一个能够坚持良久的人,必定不同凡响值得尊重,这种过人的毅力,是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但是,他们不顾周遭人的看法,坚持自己的梦想方向,二人考进大学后不久就决考研。功夫不负苦心人,周海和周洋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逐渐小有名气,周海凭借自己的努力,曾发表过八篇极为专业的论文,周洋也发表过七篇。

果然,优秀的人到哪里都会发光,他们在大四时就得到了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的邀请。

但是,双胞胎兄弟经过深思熟虑后,拒绝了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的橄榄枝,这个决定一度引发了很多人的争议。

有人说,清华大学是国内的一流大学,是莘莘学子的向往之地,中科院更是适合研究的好地方,此地精英荟萃、名师众多,必定会有不一样的学习和体验。

那么,兄弟二人是因为什么原因放弃清华与中科院呢?

四、双胞胎兄弟:为母亲,齐留武汉

其实,他们拒绝这两个顶级学府邀请的理由是:为了照顾病弱的母亲。后来,兄弟二人都选择留在武汉读研究生。

有人说,人往高处走,有的人考研是为了去到更大的平台,这两个人结果还在“原地踏步”。但是,两兄弟却认为“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优秀的人从不会因为地域而被埋没才华”。并且,他们的父母已不再年轻,为了照顾两兄弟,付出很多,理应及时尽孝。一个人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在”。

自古以来,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孝心的人,就算学业有成、事业成功,也会有人生一大遗憾,更何况两兄弟从小受母亲恩泽、留在武汉也会相互有个照应。相对于外界的纷纷扰扰,亲情于他们而言要重于一切,这样做完全值得。

五、由兄弟二人联想的孝情:社会需要这般人才

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很少能够遇到如此孝心的青年模范。如今,两兄弟已留在武汉读研究生。科研知识积累让他们在研究生中如鱼得水,崭露头角。

很多人在羡慕两兄弟的优异成绩时,也应当想到他们在大学时付出的种种努力,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因为他们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拒绝常人难以拒绝的诱惑。两兄弟学业有成,在毕业之后,工作必定会有所作为,在未来,一定可以成为周家父母的骄傲。

当然,他们两个也用行动证明了:出身并不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只要足够努力,一定可以或多或少改变某些现状。无论清华、中科院还是武汉,两兄弟所要的只是一个能够安稳研究的场所,周海和周洋为现代社会的很多青少年树立了正能量的榜样。

不过,像他们这样的懂事青年并非一例,之前感动中国的“洪战辉事迹”不也如此?母亲离家出走、父亲身患精神病,年仅12岁的洪战辉带着妹妹去上学,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数年来无怨无悔,最终凭借过人的毅力考上了大学,使支离破碎的家庭圆满收场。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整理的捡废品照顾瘫痪母亲,以744分考入清华3年的庞众望,现状如何?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利好高考网。
与“捡废品照顾瘫痪母亲,以744分考入清华3年的庞众望,现状如何?”相关推荐
庞众望清华毕业后现状如何
庞众望清华毕业后现状如何

庞众望清华毕业后现状如何 高中期间,学校得知 庞众望 的家庭情况,给他免除了三年的学费,高中三年虽然艰苦,但也熬过来了。 高考那年,他考出了684分优异的成绩,又因为参加了 清华大学 的“ 自强计划 ”,获得了农村专项计划清华大学60分加分,以744分的成绩成为了 河北沧州 的理科状元。 03 考上清华大学之后,庞众望相关事迹被各路媒体曝光。一些爱心人士得知了庞众望一家的情况,表

2024-04-08 14:37:08
国家重点照顾专业排名大学 考研照顾专业有哪些?
国家重点照顾专业排名大学 考研照顾专业有哪些?

内蒙古工业大学冶金排名怎么样 本人就是工大冶金专业的学生!我只会客观的评论问题,给提问者一个准确的答复。冶金专业前途一般,我们中国铁矿石缺乏,必须从外国进口,另外虽然我们是钢铁大国担不是钢铁强国,我们有很多领域的技术落后,比不上韩国日本瑞典。再加上为了国家战略而限制的稀土的生产,使本来很好的冶金不怎么样了。不过也有很多好处,国家重点发展专业,国家照顾专业,国家鼓励考研专业!也就是说冶金未来的发

2023-09-23 10:52:30
湖北高考加分及照顾政策 你符合条件吗
湖北高考加分及照顾政策 你符合条件吗

2019年湖北高考加分及照顾政策你符合条件吗 2019年湖北高考加分及照顾政策已经公布,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详细内容,快来看看你是否符合条件吧。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可在其高考文化成绩总分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1)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考生。我省少数民族聚居地指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辖的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

2024-03-25 18:37:03
湖北男孩落榜清华自主招生,却以700分摘得状元,他是如何逆袭的?
湖北男孩落榜清华自主招生,却以700分摘得状元,他是如何逆袭的?

湖北男孩落榜清华自主招生,却以700分摘得状元,他是如何逆袭的?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是清华招生办公室组织的考试,是依照综合评价、公平公正、宁缺毋滥的准绳择优肯定认定、录取名单,目的是要经过自主招生考试,选择综合优秀且具有突出学科专长及创新潜质的高中毕业生。 而经过清华自主招生考试的高中生,就能够取得至少20分的降分录取资历。这样子,他们在高考中,只需正常发挥,就能够轻松考上清华了。

2024-04-10 07:08:21
中科大招生照顾安徽吗
中科大招生照顾安徽吗

中科大招生照顾安徽吗 中科大招生照顾安徽 拓展知识: 中国科技大学对安徽籍考生有优惠,每年在皖招生超过10%。省可是给了中科大不少钱的。而且安徽省高考压力很大。目前安徽省985录取率全国倒数第一。中科大在安徽,照顾不照顾安徽考生?而安徽省却是为数不多拥有985的省份,因此安徽不少人都怪中科大在安徽省招生太少?那么到底在安徽招多少呢?表面上看中科大每年在安徽招176人。大概

2024-03-29 18:24:01
普通高考高校招生照顾对象怎么网上报名
普通高考高校招生照顾对象怎么网上报名

2022年普通高考高校招生照顾对象怎么网上报名 2022年高考网上报名流程为登录报名网先刷本人二代身份证,核实身份信息,其次是网上拍照,要求头发不过眉不能凌乱,双耳露出,不得画妆及佩戴首饰,不穿校服和奇装异服,然后填写学籍号,学习经历,家庭关系等资料,最后上传提交审核即可。 自己报名高考的流程 高考不可以自己报名的。一般都是学校进行统一报名。高考的报考流程一般是:由学校统一提交,然后定

2024-01-06 23:36:43
清华大学多少分可以考上
清华大学多少分可以考上

清华大学多少分可以考上 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2022年提前批录取分数来看,部分省份要650分以上才能够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但是部分省份只需要600分左右就能够上清华北大学,例如甘肃省2022年文科提前批最低分数线只需要608分就能够上北京大学从近。 考清华大学要681分以上,但是这并不是确定的,因为每个省考上清华大学的分数是不一样的,不过对于大多数省份而言,考上清华大学需要成绩在全省前20

2024-04-09 02:03:22
职校可以考清华吗?
职校可以考清华吗?

职校可以考清华吗? 可以。 职高是可以完全考清华的,前提需要高考分数线要达到清华的分数线。职高毕业生既可以参加普通高考,也可以参加对口高考。参加普通高考。 大学的录取是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所以,职高生只要通过高考,是可以通过成绩来考到自己想要上的大学。 职高生可不可以去考清华北大 综述:职高生可以考清华北大。中专,职高,技校属于高中的

2024-03-19 03: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