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9 21:31:29 | 利好高考网
新高考的赋分制对于中等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利处和弊端并存。下面我为大家详细盘点一下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对中等考生而言,假设出现以下情况:
第一种:在选考科目的竞争对手中,考生总体水平较高,低分考生少,那么就会导致中等考生的赋分低于自身真实水平。
第二种:在选考科目的竞争对手中,考生总体水平普遍不高,而“学霸”又没有选考,那么中等考生的实际赋分就会远高于自身真实水平。
也就是说,中等水平的考生,一定要注意规避第一种情况,按照第二种情况选择科目,就能得到更高的赋分。所以说,在某种情况下,选科选的好,真的有机会捡漏!
所以,对于中等考生而言,有以下建议供参考:
1. 避开“学霸”,从北京的数据看,学霸多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的老理科组合,在一些重点中学,重点班的学生们也大多选的是此种组合。
2、偏理的考生必选物理,专业覆盖率就不用太担心了,基本可以达到90%,这个时候,化学地理或者生物地理都是较优的选择,而且这些都是偏理科思维的科目,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关联性,相对会轻松些。
3、从等级赋分的角度看,由于生物和地理学习难度不高,而且又比政治得分更有把握,所以选科的人数普遍更多。从浙江、上海、山东披露的数据也能得到印证,地理和生物的选择人数是最 多的。要知道在新高考等级赋分制下,在基数大、学霸少的条件下,中段考生越有可能出现更多的赋分高分。 利好高考网
新高考规定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6个科目卷面分满分都为100分,它是按照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只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
新高考赋分制如果选考科目中,两人分数差距大,中,偏中下的考生,要多关注一下需要赋分的选考科目,争取让自己的排名比例尽可能的靠前,以博取更高一等级的赋分,沾一点新高考的光;未来想要冲击名校的高分段考生,尽管知道物理+化学+生物的组合竞争激烈,还是建议学霸们选这个组合。
1、避开“学霸”,从北京的数据看,学霸多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的老理科组合,在一些重点中学,重点班的学生们也大多选的是此种组合。
2、偏理的考生必选物理,专业覆盖率就不用太担心了,基本可以达到90%,这个时候,化学地理或者生物地理都是较优的选择,而且这些都是偏理科思维的科目,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关联性,相对会轻松些。
3、从等级赋分的角度看,由于生物和地理学习难度不高,而且又比政治得分更有把握,所以选科的人数普遍更多。从浙江、上海、山东披露的数据也能得到印证,地理和生物的选择人数是最 多的。要知道在新高考等级赋分制下,在基数大、学霸少的条件下,中段考生越有可能出现更多的赋分高分。
如果本校学生选择物理学科的是最多的,选择理化生组合也是最多的,那么这里面将会集中本校大部分学霸级人物,扎堆学物理,学理化生,这往往就会带来很大问题。
理化生是传统理综组合,高智商的都在里面,大家差距其实都不大,你考100分,我也能考99分,这是就原始分来说的。
大家都是学霸,赋分后有的同学差距就拉大了,更有甚者如果原始成绩考了95分的同学,赋分后可能成为85分,差距更大,由此可见,同样是学霸,只有顶级学霸才不吃亏,但是后面的学霸就成了炮灰,学霸扎堆坏处就在这里。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中等生怎样选科赋分高3+1+2?政治赋分制有优势吗?的相关内容。
目前我国实行的新高考模式有两种选科模式,一种是以北京、上海等省市为代表的“3+3”模式,一种是2021年即将在福建、重庆等省份实行的“3+1+2”模式,那么很多成绩一般的同学很好奇在“3+1+2”模式下中等生怎样选科赋分高?政治赋分制有优势吗?现在我就来为你解答疑问。
一、中等生怎样选科赋分高3+1+2?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弄清楚“3+1+2高考模式”和赋分制两个概念。
1、“3+1+2”高考模式: “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1”是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2”是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2门,在此基础下,学生共有12种不同选科组合。
2、赋分制: 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然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其相对应等级的分数,目的是摒除因考试难度和科目性质等因素而出现分数差距过大的问题。
1、弃选物理,选择历史
尽管物理专业覆盖率比较广,但是物理学科的学习难度是六门学科公认最难的,需要良好的理科逻辑和数学基础,想考取高分是比较难的。选物理的基本都是学霸扎堆,如果只是中等成绩,要想在物理这门科目中和各个学校的顶尖学生去争取好的名次,是很不理智的选择。
而历史与物理相比,牢背基础知识加上适当的理解运用,对于中等成绩的同学来说, 历史 是一门 “性价比”较高 的科目。
2、纯文科组合:地理+历史+政治
对于理科思维偏弱的同学来说,地史政这个传统文科组合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尽管这个组合可以选择的专业比较受限,但就文科生近年来可以选择的热门专业和院校来看影响不大,而且该组合也是选择人数较多的,在赋分制下也更容易拿到高分。
二、政治赋分制有优势吗?
答:并不占优势。
首先报考政治人数相对其他科目来说比较少,所以想在赋分制中拿到高分并不容易;其次政治作为一门纯文科性的学科,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死记硬背,各种晦涩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哲学原理、政治学常识都需要一定理解和融会贯通,相比具有一定文科性质的生物,显然政治的学习难度和记忆难度更大。
总结:我认为不管如何选择科目,首选都是自己擅长和喜欢的科目,这样学习时才比较有动力;其次最好与将来要报考的大学专业联系起来,这样选择选考科目才能更精准对接,选择起来更有针对性。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赋分制对中等生有利吗?物理赋分90分以上难吗? 目前在全国范围逐步推行的新高考制度,不再像从前一样多个科目分数相加得出高考分数,而是采取赋分制,通过考生在该科目所有考生中的名次来进行赋分。赋分制度是教育部为推进高考公平而进行的一项改革措施,让高考的分数更能体现考生的能力。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赋分制度对中等生的影响,以及物理赋分的难度。 一、赋分制对中等生有利吗? 有利,因为赋分制对
新高考赋分制度对中等生有什么影响? 裸分和赋分的意思是: 裸分是实打实考试得到的分数, 赋分是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 1、在当下的高考制度中,高考总分数除了高考成绩以外还包含着各类加分,其中省级优运戚秀学生会有加分,优秀运动员也会有加分,这些加分项加上高考成绩才是一个考试的总分。而不算这些加分项的成绩就是裸分。 2、考生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6个科目
新高考下实行等级赋分,等级赋分制有哪些好处? 初始的高考考试,学生的总分是通过6门课程的每科考试成绩,总计出的总分, 也是学生的最后考试成绩,卷子多少钱,学生总分便是所是多少,而新高考赋分规章制度,是学生的每科考试成绩的卷面分。优选学科同样的学生,能够在政治思想、自然地理、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学科中,依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度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规定,挑选不一样选考科目记入学生总分。 因为再
赋分制对中等生有利吗要选人多的吗 新高考赋分制如果选考科目中,两人分数差距大,中,偏中下的考生,要多关注一下需要赋分的选考科目,争取让自己的排名比例尽可能的靠前,以博取更高一等级的赋分,沾一点新高考的光;未来想要冲击名校的高分段考生,尽管知道物理+化学+生物的组合竞争激烈,还是建议学霸们选这个组合。 对中等考生的建议 1、避开“学霸”,从北京的数据看,学霸多选择“物理+化学+生物”
高考改革赋分政策的利与弊? 四川新高考等级赋分制是指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个科目设立等级性考试,规则如下: 赋分规则: 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科采用赋分制,将每门选考科目的同一类型(物理类/历史类)考生成绩按照分数高低依次排序,按照公式赋予不同等级分。 排序中,根据比例划分不同等级,共A、B、C、D、E5个等级,各等级的人数比例分别约为17%、33%、33%、15%
赋分制度对学生有利吗? 近几年新高考向全国稳步推行,赋分制度使得众多学生家长都十分迷糊,为了解决大家的疑惑,下面是我整理了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赋分制对哪些学生有利 高考赋分制度是教育部为保证公平而推出的一项政策,它对绝大多数考生都非常有利。但我总结了一下新高考赋分制度具体对以下两种类型的学生有利: 1、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实力较强的同学 无论是3+3选科模式还是3+1
高考赋分制什么意思?赋分制是什么 化学考50分赋分不一定,得看情况来定分数。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A、B、C、D、E共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A等15%、B等35%、C等35%、D等13%、E等2%,从而将考生的原始分转换成了等级。将A至E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对应转换到相对应的五个分数段,从而将考生的等级转换成了等级分。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市统一使
赋分制下选哪几科最好赋分制怎么划分等级 新高考等级赋分制下,选科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物理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地理等组合,都是不错的选择。 赋分制下选哪几科最好 适合偏理科学生的学科组合 1)物理+地理+生物 该组合难度相对较小,特别适合成绩不是非常优秀的学生。选择这个学科组合,既能报考绝大多数专业,学习压力也不会很大。 而且物理、地理、生物卷面都拥有固
2023-12-18 09:22:50
2024-03-17 02:13:49
2024-03-17 18:38:46
2024-03-24 06:26:07
2024-03-19 00:42:39
2024-03-17 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