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现在的00后都是怎么看待高考的?

2024-08-29 17:33:34 | 利好高考网

今天利好高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现在的00后都是怎么看待高考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现在的00后都是怎么看待高考的?

1993年广东高考状元

1993年8月15日,刘之焱等10名考生登上了深圳市首届“高考状元奖”的领奖台。与她一起作为理科前五名获奖的,都是实验高中的考生:杨劭铭、林广、许楚钺、陈轩;而获奖的文科前五名,有4人来自 深圳中学 :吴旭华、李惠龙、周依黎、赖康,另一位林隽来自 育才中学 。

1993年8月15日, 共青团 深圳市委和深圳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共同举行了一个颁奖仪式。10位少男少女——当年高考深圳文科、理科前5名,走上领奖台,领取了首届深圳市“高考状元奖”,每人获得2000元奖金。这10个孩子一时间成了深圳家喻户晓的“明星”。深圳市“高考状元奖”只颁发了那一届,由于教育思路的转变,此项备受瞩目的活动后来并没有延续下来。
然而,高考仍然是这座城市一年一度的“盛事”,每年高考之后,也总会有那么几个“状元”脱颖而出,在无数羡慕的目光中,向大家讲述着各不相同的学习攻略、成功之道。这是每一年盛夏必定在这座城市上演的“传统剧目”。
不到30年,高考升学人数翻300余倍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在这里安家创业,使这里从一个小渔村,逐渐变成一个大工地,再变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市,最后发展成一个 国际化大都市 。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一点,从深圳的高考也可以看出端倪来。
深圳特区 建立之初,随着大量建设者的到来,深圳的人口迅速增长,高考考生也开始具备了一定的规模。1983年,创纪录的500多名考生参加了深圳的高考。根据深圳市教育局的记录,当年有40名考生达到本科分数线,25名考生考上重点大学。在恢复高考制度仅仅数年的当时,这个升学率已经十分可观。
有意思的是,随着全国各地创业者、建设者源源不断的到来,深圳高考的规模也如同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一样迅速膨胀。到了2009年,深圳高考考生数量已经达到24838人,相当于1983年的50倍。更加惊人的是升学人数的增长。2008年,深圳达到本科分数线的考生达到13164人,相当于1983年的329倍;被重点大学录取的考生达到4048人,相当于1983年的162倍。深圳高考规模的增长,几乎比深圳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更加迅速。
高考状元,曾是城市的“明星”
自从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就有一个词汇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高考状元”。中国所谓的“高考状元”,通常是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单位统计的。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么从深圳建市直到上世纪整个80年代,深圳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高考状元”。
这个“遗憾”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才被打破。1991年毕业于深圳中学的李海岩,在当年的高考中以标准综合总分900分满分成绩,夺得全省理科第一名;当时的深圳媒体把他称为深圳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考“状元”。
据深圳中学的档案记载,李海岩是上初中时随父母从 陕西西安市 迁到深圳的。由于在老家的学习基础打得比较好,很快学习成绩就名列前茅。上高中后,学理科的他就把目标对准了国内 理工科 顶尖的 清华大学 。这个学生的特点是注重平时积累,上课时,特别留心听老师讲解,每到考试前,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分清轻重缓急。那年高考结束后,很多同学们对他说:“我们高考都累得瘦了,怎么你反而胖了?”李海岩开玩笑说,他是把高三的辛苦都分摊到高中三年里去了。当年8月,李海岩被清华大学录取,5年后毕业,前往美国求学发展。
1993年,为了鼓励深圳的高中毕业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团市委和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设立了“高考状元奖”,奖励当年高考文理科前五名。
那一年的深圳考生果然没有辜负希望,毕业于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的女生刘之焱,以标准综合分900分的成绩,获得全省理科第一名。那一年,刘之焱才16岁,比一般的高中毕业生小两三岁。这是为什么呢?当时刘之焱的班主任,是现任实验学校初中部主任冯锦华,在她记忆中,刘之焱两三岁时,父母亲就开始抓启蒙教育,培养她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从幼儿时期开始她兴趣广泛,坚持每天练毛笔字、写日记;她6岁那年去报名上学,一入学就跳入二年级;到三年级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学校建议让她再跳一级;在父母指导下,刘之焱用一个月功夫学完了四年级语文、数学,参加四年级期末考试,又跳入五年级就读。1988年初,刘之焱随父母迁到深圳,1990年考入实验高中。由于学习成绩优秀,学校把刘之焱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冯锦华记得,有一次,刘之焱上课迟到,不但遭到了严厉的批评,而且当年在期末学生手册德育考核栏也没有给她打“优”,要求之严格可见一斑。
1993年8月15日,刘之焱等10名考生登上了深圳市首届“高考状元奖”的领奖台。与她一起作为理科前五名获奖的,都是实验高中的考生:杨劭铭、林广、许楚钺、陈轩;而获奖的文科前五名,有4人来自深圳中学:吴旭华、李惠龙、周依黎、赖康,另一位林隽来自育才中学。
作为第一届,也是唯一一届深圳市“高考状元奖”的获奖者,他们被载入了史册。
状元,一个争议不休的话题
1993年以后的几年,虽然深圳并非年年都有全省高考状元,但每年高考结束,都会有几个成绩优异的考生成为诸多媒体追捧的对象。全市文科、理科最高分获得者,甚至单科考分最高的考生也被称为“状元”,抢占市内媒体的头条。然而,就在深圳各界对高考状元的热情居高不下时,来自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一些专家的反对炒作高考状元的声音也不时浮现。有鉴于此,深圳市“高考状元奖”的颁发并没有延续下去。1997年,国家教委负责人发表讲话,要求各地不要宣传、重奖高考“状元”,以便淡化升学竞争,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实施 素质教育 的社会环境。因此,当1998年深圳中学 张凯 名列广东省理科第一,2004年 深圳外国语学校 的谢博排名广东省理科第一时,虽然也有适度的报道,但早没有了当年刘之焱、李海岩等老“状元”那种“城市明星”的感觉。到了2010年,广东省有关方面决定不再公布高考总分和单科的成绩排名。官方公布的“状元”从此走入了历史。
不过,关于高考状元的争议却不会停歇。状元就是“高分低能”吗?从深圳一些“状元”的后续发展来看,似乎也未必。1991年广东省理科状元李海岩,清华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求学,现在美国从事科技工作;1993年全省理科状元刘之焱,现在美国 谷歌公司 做工程师;与她同一年获得高考状元奖的杨劭铭,现在上海经营一家科技公司……;“状元”就是死读书吗?似乎也未必,2004年全省理科状元谢博非常喜欢旅游,曾说过自己最大的梦想是挂着相机走遍全世界……
也许只要高考制度存在一天,宣传状元是利是弊的争议就永远不会有答案。但对于深圳学子来说,有一件事情是确切无疑的:2009年,全市参加高考的24838名深圳考生中,有53%被本科院校录取,总录取率达到92%,比深圳特区建立之初提高了10多倍。与过去相比,深圳的学子,不管是不是状元,都有一个更宽更广的前程。
-08/15/content_1193979.htm

现在的00后都是怎么看待高考的?

现在的00后都是怎么看待高考的?

我觉得现在的00后对于高考的意识还是比较浅的,很多00后并没有意识到高考的重要性,不像我们当时那么有紧迫感,危机感,感觉现在大部分00后对待高考还是很佛性的,顺其自然吧。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时代不一样,我们之间存在着代沟吧。不过也不能否认也有不少00后还是很重视高考的,这部分00后就属于那种对自己未来有很明确的规划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他们就会努力去拼,比如上各种培训班,买各种习题,每天都有计划的安排学习,早早地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而另一部分,对于高考比较随性,比较佛系的00后,他们觉得高考就是一场普通的考试,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主要是因为现在00后的身边有太多的诱惑了,手机,平板,电脑一样不落,各种游戏,娱乐,他们难免会沉迷于游戏而无法自拔。并且她们并不认为高考是唯一的出路,毕竟行行出状元,而且社会上现在有好多的造星公司,各种各样的男团女团的综艺,她们也会梦想着要成为明星,从此走上演艺之路。

另外,现在高考也在不断的改革变化,不像我们90后还有高考分文理科,他们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而且英语的比重可能也会有所调整,所以和我们当时高考的情况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自然而然的我们会与00后对于高考有着不同的看法。

现在的00后都是怎么看待高考的?

2022湖北高考状元

利好高考网(https://www.lh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2湖北高考状元的相关内容。

2022年湖北省状元分别是,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理科(物理类)状元余文凯,702分;武汉外国语学校文科(历史类)状元王峥旭,673分。

余文凯的母校并不是黄冈中学,而是华师一附中。不要小看这所中学,在圈内华师一附中的名声甚至比黄冈中学还大。

简评:
利好高考网

截止到2020年为止华师一附中历史类一本录取率92%,物理类一本率97%,最高时期一本率甚至达到了恐怖的100%。从升学率数据来看,妥妥的明星中学。

家长们千万不要认为,只要吧孩子送进明星中学,孩子就能成功,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一定都是默默努力的结果。

以上就是利好高考网整理的现在的00后都是怎么看待高考的?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利好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利好高考网:www.lhgaok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现在的00后都是怎么看待高考的?”相关推荐
35万招老师学校:实实在在待遇,现在教师的薪资都是这么高了吗?
35万招老师学校:实实在在待遇,现在教师的薪资都是这么高了吗?

35万招老师学校:实实在在待遇,现在教师的薪资都是这么高了吗? 35万招老师,学校实实在在待遇,现在教师的薪资都是这么高的吗?其实并非是如此的那么在很多的地方的话,导师的工资呢那么还是非常的低的,所以说啊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那么都是工资非常的高的,其实还是有很多的偏远地区的老师,薪资的话那么都是属于非常的低的 看地区 其实教师的薪资的话,那么并非是所有的地方的工资的话,那么都是非常的高的

2024-04-30 18:58:45
你怎么看待填报高考志愿的选择?
你怎么看待填报高考志愿的选择?

你怎么看待填报高考志愿的选择? 我想说,填报志愿是一个重要的人生决策,每个人都可能会在某个时候感到后悔。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我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我认识到了选择专业的重要性。选择专业不仅仅是选择一个喜欢的专业,更重要的是选择一个与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未来职业规划相符的专业。我发现,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可以让我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专注和

2024-06-25 00:30:39
00后最好的大学专业排名 00后女生学什么技术好?
00后最好的大学专业排名 00后女生学什么技术好?

00后女生学什么技术好? 00后女生学什么技术好,推荐女生学这几个专业: 1、学西点,西点行业需求不错,工作很好找,而且工作环境也不错;学习西点入手比较快,学习难度不是很大;学习西点之后既可以就业也可以创业,以后的工作环境很好。 2、学幼师,现在幼师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比较好; 3、学护理,护理也是紧缺人才的专业,学护理就业好。 00后学习不好应该选择什么专业 00后学习不好应该选择

2023-09-27 05:09:33
如何看待五大竞赛中存在的学科鄙视链现象?
如何看待五大竞赛中存在的学科鄙视链现象?

如何看待五大竞赛中存在的学科鄙视链现象? 数学的省一大部分学校的自主招生都能通过,物理的省一不仅可以通过,而且有时候能拿到清北的资格,化学我个人觉得bug有点多……一是奖多,省一比生物加数学的省一还多,二是奖有用,收化竞的学校也不收生物的,我校还有个孩子因为化学省一拿到了清华的一本线…三是省队选拔方式有点奇怪,不是直接按排名来的。生物如果不是省队根本就没人权…不说清北不认,上交复旦也没一个认

2024-04-13 00:41:13
怎么看待取消高考加分?
怎么看待取消高考加分?

怎么看待取消高考加分? 我支持取消高考加分 理由如下: 一、高考是自封建社会延续下来的最公正的选人体系; 二、高考之管理以及监督也是最科学的; 三、高考在最大程度上规避了中国人情关、宗族关系对科学选人的影响; 四、我国现在尚未找到种比高考更科学的选人制度。 至于加分,实际上就是在破坏高考体系,还美其名曰发现各类人才。 我们应当注意到,所有加分之项目都在掩饰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

2024-05-28 23:52:25
孩子下学期高二小高考,现在考试都是不及格的,怎么办?
孩子下学期高二小高考,现在考试都是不及格的,怎么办?

孩子下学期高二小高考,现在考试都是不及格的,怎么办? 如果孩子考试成绩不是太理想的话,不建议上辅导班,更不建议提前学习。考试如果不及格,说明基础知识学习有缺陷,各科学习应从基础抓起,找出各科学习的不足,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才能保证以后跟上学习进度。建议如下: 1、保证每堂课都上课听明白,不明白要问老师或同学,一定要当时要搞明白,绝对不能积成长疙瘩,否则越积越多,最后就无法收拾了;

2023-12-31 08:35:35
如何看待高考录取中大小年现象 形成原因是什么
如何看待高考录取中大小年现象 形成原因是什么

如何看待高考录取中大小年现象形成原因是什么 高考“大小年”现象,即当年报考人数多,导致录取分数线上调,录取比例下降,第二年因不敢报高分院校而拥向低分院校,使得上一年高分院校就会出现报考人数减少、分数线下降的现象。 高考录取大小年现象怎么形成的 高校招生中,存在一种所谓“大小年”的现象,通俗地理解就是某所或某些学校的高考报考人数不稳定,出现了录取分数线水平起伏较大的现象。某一年某省填报

2024-06-21 15:50:49
怎么看待2024年上海高考近80%的本科录取率?
怎么看待2024年上海高考近80%的本科录取率?

怎么看待2024年上海高考近80%的本科录取率? 上海高考的本科录取率在2024年达到了惊人的77%,这一数据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使得上海考生在报考本地名校如清北复交时具有显著优势。据统计,清北复交在上海的录取率约为3.6%,而985和211的录取率分别为7%和15%左右。对比起来,河北省等其他省份的学生要进入这些名校,竞争压力会大得多。 上海每年约有5万考生,尽管人数较少,但竞争激烈,特别

2024-08-24 18:34:37